VOL.382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二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7月2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会议。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部署,增强履职建言、服务大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协商议政更好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发力。

要统筹落实重大科技改革任务,完善科技政策体系,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2024年7月30日,沈晓明主持召开省委科技委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

人才要闻

共话卫生高层次人才发展 “湘领军+”专家研讨会在长举行

日前,我省2024年芙蓉计划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代表暨“湘领军+”专家研讨会在长沙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马骏,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作专题报告。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光明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才涌潇湘

  

挺膺担当谋改革 躬身入局闯创干  全省各级各类人才等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话心声

 

 

连日来,全省各级各类人才及人才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纷纷表示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真抓实干,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贡献。

深化改革 畅通人才培养主渠道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全会明确要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了解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情况。湖南大学校长段献忠表示,湖南大学将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加快推动学科、教学、科研、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调整优化学科设置,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学研融通创新,努力在培养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上取得新成绩,在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上展现新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真抓实干 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全会提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提供了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岳麓山实验室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表示,将加速推进岳麓山实验室科技协同创新水平,加快产出一批原创性、颠覆性农业科技成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助力高质量农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特别报道

长沙:打造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标杆

“00后最爱去的城市”“中国人才吸引力10强城市”,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前3,高精尖人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比95%,14岁至35岁青年占常住人口3成以上……今年以来,长沙以打造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标杆为目标,推动从“网红城市”向“年轻人友好的城市”嬗变。以青春之姿拔节生长,用优厚待遇延揽人才,古老与现代并存的长沙要让年轻人在此既可遇见诗和远方,也能承载梦想与希望。

“科创青年”爱上长沙创新动能涌动

前不久,中华全国总工会公示“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2024年拟入选培育对象”,中南智能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机器视觉及人工智能软硬件研制项目组组长郭东妮顺利入选。

时间拨回到2017年,郭东妮从家乡吉林来到湖南大学读研。实习期间,她便深刻感受到长沙作为“工程机械之都”和“智能制造之城”所拥有的无限前景与发展机会。

“毕业后,很多同学前往北上广深入职互联网大厂,而我却选择留在长沙,戴上安全帽奔波在全国各地的生产现场。”郭东妮说,当初很多人不理解她的选择,认为女孩子就应该追求轻松稳当。“但我看到了长沙先进制造业的广阔前景与未来,我也相信只要敢想敢拼,终会大有作为。”

近年来,郭东妮和团队一起先后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技术攻关等,为机器人研发“大脑”和“眼睛”,让水泥装车、铸件打磨、纺织等传统行业焕发“智能”活力。

“把最优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最好配套留给创新企业、最美风景留给科技人才,构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1+1+N’政策体系。”5月31日,长沙市委主要负责人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