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81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中共中央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重点就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作介绍。怀进鹏说,这次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

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

——2024年7月21日,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

人才要闻

湖南发布加快高校成果转化二十条 支持高校科研人员企业兼职取酬

鼓励领导干部“带头转”,科研人员可兼职取酬……7月23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在长沙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推动高校成果转化各方“愿转”“敢转”“会转”。

 

才涌潇湘

  

卢航政:尽己之“沥”铺就大道坦途

 

从碎石泥巴到“红黑夹层”,从“此路不通”到遍地高速,一部交通发展史,记录着一代代公路物资人的奋斗故事。

卢航政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作为湖南省公路物资有限公司“掌门人”,他与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12年时间把一个传统贸易企业推向沥青产业前沿,使其主导产品规模、技术、市场占有率居全省第一,成为省内唯一一家“采储产研销”全产业链沥青企业。

“沥”上结缘 阔步前行

“刚来报到的时候,大家都很诧异。”卢航政说,“以往来的都是交通、路桥专业的学生,招收化工专业毕业生还是头一次。”然而,他默默地从基层做起,披星戴月、起早贪黑,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许。

“沥”好主业 弯道超车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全力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公路物资公司由此迎来了发展“黄金期”。卢航政深知市场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暗下决心,这次“一定要紧跟时代的节奏”。

“沥”清思路 砥砺前行

2016年,他便将业务范围瞄向了省外。带着沥青这一“拳头产品”,其与团队奔走于全国市场,携手央企投标重点项目,加快拓展自己的业务版图。安徽、广西、广东、河南,一个一个省份被相继突破,一个一个项目积攒口碑,靠着一股子湖南人的闯劲、拼劲、蛮劲,他们硬是在省外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目前,公司省外市场营收占比已达40%以上。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沥青主业不动摇,坚持客户至上不动摇,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坚持为民初心不动摇,坚持安全发展不动摇。”这是卢航政眼里公司得以发展壮大的“六个法宝”。

 

 

 

特别报道

人才小气候 发展大能量——夯实高质量发展第一资源支撑的娄底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

才聚湘中,灿如星辰。因二十八宿中的“娄星”和“氐星”在此交相辉映而得名、地处湖南地理几何中心的娄底市,近年来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用情用心用功引才留才用才,形成了以人才“小气候”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

打出“组合拳” 形成“大格局”

日前,400余名院士专家、教育名家和知名校友从天南海北赶到娄底,应邀出席“名师育娄”人才峰会。这场高规格、大规模的人才峰会背后,折射的是该市求贤如渴、唯才是举和人才强市的诚心、决心与信心。

2022年4月,娄底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明确“奋力打造全省人才副中心城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娄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随后,娄底市委、市政府出台人才新政“36条”,这个被称为娄底引才史上最高标准的政策,围绕高端人才引领、青年人才储备、技能人才支撑、乡村人才振兴、柔性引才用才等8个方面,制定了务实管用的具体措施。

对新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产业领军人才、省级产业领军人才,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155万元、100万元奖补;对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及团队,最高可获200万元补贴或最高1000万元项目资助;博士研究生5年内可享受63万元补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吸引人才,充分宣示了娄底的爱才之真、引才之切、储才之力、用才之诚。

紧接着,娄底市启动“娄智回娄”工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设立15个“娄智回娄”工作站,聘请26名院士、专家为引才大使,通过以才荐才、项目推介、招商引才等方式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投、项目回流、企业回迁。同时,“名医健娄”“名师育娄”等大策划、大行动也一个接一个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