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人社厅出台《鼓励高层次人才服务企业十条支持措施》,从启动经费等多方面为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
——2024年5月27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第十四次集体学习
近日,省人社厅、省工信厅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动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激发企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动力和活力,促进产业链、人才链、技能链融合发展,推动全省技能强企工作。
张帅坤:匠心智造 勇当大国重器“奋斗者”
“如今,我和团队自主研制国产盾构机,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使国之重器不再受制于人……”宣讲嘉宾、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帅坤分享了自己带领团队登顶智造高地的故事。
从业15年,他主持研制了百余台套盾构机,包括国内埋深最大的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一号”、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等,在该领域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打开了中国装备“装备”世界的开拓之路。
宋希:担当实干 做事业有成的“新农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返乡入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宣讲嘉宾、湖南湘移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希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他还获得了湖南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全国农业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等系列荣誉。
曾是大学老师的宋希离职后,首次创业随着公司被上市企业全资收购,成为朋友眼中的“人生赢家”。然而,这位典型的80后“斜杠”青年,却在2017年走出舒适区,一头扎进农村,成为了一名非典型的农民工。
杜俊鸿:逐梦年华 做勇于跨界的“文科生”
当所有人以为其会在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上持续深耕时,她却顶着压力辞去带编教师身份,考入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继续深造。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一家香港驻内地的报社工作,主要负责企业家专访、政府招商推介。
由于当时的采访对象来自各行各业,杜俊鸿当起了“杂学家”,疯狂汲取丰富的知识,而她的努力也让她和许多行业领军人物成为了朋友。“我的视野在这个时候变得更加开阔。”
看得见的变化,写在火洲大地上;群众脸上的笑容,荡漾着幸福的味道。近年来,吐鲁番搭建平台引才育才,匠造舞台用才留才。随着湖南第十批援疆工作队接续推进干部人才交流合作,探索结对共建、专家组团、定向培养等智力援疆新途径,如今的吐鲁番万象更新,处处都是湖湘人才绘就的美好图景。
匠心打造磁场 人才安家安心
步入吐鲁番市红石榴·青年人才公寓大门,庭院中央挺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8个大字。
主楼上,“湖南援建”的标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院子里,8栋崭新的大楼依次排列。其中有5栋楼是人才公寓,共有900套,每年能保障近千名人才的安居需求。 去年3月,这批公寓竣工验收。项目占地5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66亿元,其中湖南援疆资金9000万元,目前已有213名青年人才入住。
“把好人才公寓‘建设关’和‘服务关’,匠心打造引才和留才‘强磁场’。”吐鲁番市委组织部人才(援疆)工作科科长王军介绍,这是该市首个专门服务人才就业创业的生活配套公寓,集安居办公、学习交流、创新创业、运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水、电、气、各种家电一应俱全。”吐鲁番融媒体中心青年人才王永明来自甘肃,已拎包入住该公寓半年。据他测算,这里一年能为其节省租金1万元。 不仅如此,在益阳市对口支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也有这样的人才公寓。其为湖南省“十四五”对口援疆规划项目,总投资800万元,有40名青年人才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