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73

“先进制造与高端装备”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长沙举行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相关专业领域50多家高校、20多家企业的行业专家、青年博士后、博士后合作导师200余人,参加了在长沙举办的全国先进制造与高端装备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

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研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24年5月27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第十四次集体学习

人才要闻

“校友回湘”大数据服务平台上线

实时更新“校友回湘”相关政策资讯,第一时间响应校友回湘需求,“一对一”全流程精准服务……日前,我省“校友回湘”工作调度会暨大数据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省教育厅举行。

 

才涌潇湘

  

从“小”起步 “里”想无畏 “任”梦生长就创先锋湘当精彩(二)

 

即将从校园步入社会的你,是否对未来感到彷徨与迷茫?近日,湖南省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暨先进制造业青年就业行动之“就创先锋进校园”宣讲活动来到湘潭大学,一位位技术能手、十佳记者、创业达人等激情宣讲,用“匠心”成就“初心”,帮助青年学子拨开就业创业云雾,汲取先锋力量,脚步坚定向未来。

还彭小彦:从“小”起步 筑“大国”之梦

湖湘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宣讲嘉宾彭小彦是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特级技师。她说,18年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自己,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现在会拥有这么多荣誉与“高光时刻”。

谭里和:一根拐杖,撑起新闻“里”想

宣讲嘉宾谭里和是《今日女报》首席记者,同时也是一位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脚畸形、右脚瘫痪的残障人士。5月19日,他的自传《天赐的拐杖》在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举行首发式,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写作初衷,并感谢了生命历程中很多帮助过的他的人,“他们是我追梦路上重要的‘拐杖’”。

任江春:初心如一,“任”梦想生长

学生时代,任江春就显露出经商创业的潜质。为了免除学校师生缴纳电费需要去后勤部门的不便,他开始琢磨通过网络进行送电服务,并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了解了电力载波技术。为了掌握该项技术,每到外出时间,他便跑到某技术公司旁边转悠,想要“偶遇”技术工程师与研发人员。幸运的是,任江春还真“邂逅”了一名热心的工程师并得到指导,还意外收获了一个业务,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特别报道

风劲潮涌扬帆起 南华附一让优秀人才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强驱动力”

年门诊量180万人次,住院10万人次,手术3.5万台次,综合科研实力全省第4……近年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建设一流人才队伍、打造一流人才平台、构建一流人才生态,做深做实“引用育留”,实现人才事业蓬勃发展。

亮眼成绩源于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走深走实的学科建设和日新月异的科研事业,更离不开加速沉淀的人才底气。目前,该院拥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72人,博士220人,医师研究生占比82%,人才集聚效应凸显,凝聚力、创新力、战斗力持续增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驱动力”。

海纳百川 形成引才“强磁场”

人才是干事创业的基础。近年来,围绕医院发展最需要、人才最短缺的领域,南华附一连续5年推出“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一批“国之名医”、“全球学者库”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纷至沓来。

创新引才理念。坚持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并举、“所有与所用并重”的原则,实施人才队伍“1228”工程,制定高层次人才、临床特聘主任、科研双聘教授和青年博士四类专项引才制度,持续加大引才力度。

广辟引才渠道。利用遍布全国的校友网络,发动多方资源以才引才、以才荐才;打造“南华附一雁归计划”品牌,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法进行推广传播,招贤引才。

压实引才责任。建立医院领导班子联系高层次人才机制,院领导分片指导临床科室、科研所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各学科制定“十四五”人才建设规划,各学科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做到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有切实的工作职责。

筑好引才“洼地”。提高人才待遇,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协议年薪制;对博士人才拓宽职务、职称晋升平台,执行人才岗位绩效,探索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做好人才“管家”,对高层次人才、特聘主任、双聘教授确定专人对接,在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方面予以院级协调,为人才安居乐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消除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