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67

“湘智兴湘”湖南高质量发展院士恳谈会在长沙举行

近日,“湘智兴湘”湖南高质量发展院士恳谈会在长沙举行,与会院士围绕湖南如何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恳谈会,省委副书记李殿勋主持。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人才要闻

第45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圆满闭幕

3月29日—31日,以“科创筑梦·强国有我”为主题的第45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在株洲市举行。来自全省14个市州的220名师生参与角逐,超过600名在校学生、科技辅导员现场观摩比赛。

 

才涌潇湘

  

“蕨”女孩刘芬:以心换心方得乡村创业天地宽

 

刘芬,这位曾经爱穿白裙子、略显瘦削的女大学生,也因为山上那一根根翠绿的蕨菜和村里一位位纯朴的乡亲,这些年来与这方山水处得越来越融洽。2023年年底,她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留守儿童的“存钱罐”

渌口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高高低低的青山为各种蕨类植物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以前,大家上山采蕨都是自家食用。后来,慢慢有人来收购,我和小伙伴也学着大人样一根根掐断、整齐,小袋子满了,就屁颠颠地送往收购点换得一两块钱,仿佛得了巨款一般开心。”

大学生的“倔劲儿”

“我虽没有经验,但有文化,学习能力强;虽是女孩子,但有韧劲,遇事不服输,有倔脾气。”刘芬特别强调,“就像春天的蕨菜一样,即使被石头压着,也会想尽办法精精神神向阳生长。”

乡创客的“制胜经”

2010年,刘芬大学毕业,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乡创客。她深知,家里作坊发展仅靠打通销售端远远不够,而要升级生产端,必须自己全身心投入进来,何况全国乡村创业已呈蓝海之势。

山湾湾里的蕨菜加工作坊,变成了干净整洁、全年恒温恒湿的现代车间;那个曾经爱穿白裙子、略显瘦削的大学生,收菜、验菜、称重等一系列事情都跟着工人们一道,干得麻溜溜的……乡亲们信服她了,领导们关注她了。2018年,她被任命为黄龙村村主任,一年半后因为怀孕生子请辞;但2020年村里换届,她又被乡亲们全票推选为村书记。

 

 

 

特别报道

事业激励、一线培育、保障有力 让青年科技人才成为湖南创新创业主力军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总算力全国领先,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顺利开试;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力能实验装置,正助力航空与轨道交通产业再攀科技高峰……近年来,湖南人才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国家所需、未来所向和湖南所能结合起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青年人才,让更多青年人才在创新创业中挑大梁、当主角。

用激动人心的事业吸引人

农历春节过后,长沙长泰机器人公司的年轻人刚聚在一起没几天,又很快分散到全国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轻工纺织等工业领域生产一线。“在湖南,年轻人的舞台更大了,成才路径也变得更清晰了。”企业负责人高狄说。

2010年,高狄从北京来到长沙,发现这里既缺少生产工业机器人的企业,也缺少懂工业机器人的人才,于是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摸索、建设队伍。在他看来,随着政策完善、产业发展,如今湖南能提供给年轻人的机会越来越多,吸引力越来越强。

“有了好的平台,青年人才就有施展才华的空间,队伍会越来越壮大。”高狄介绍,如今公司员工平均年龄31岁,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达80%,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形成了良性循环。

一个行业、一个地方要想吸引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必须要有激动人心的事业。2023年,湖南省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和《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产业,巩固延伸四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四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四大未来产业,构建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以此为依托,湖南青年人才项目坚持把人才培养引进与重大战略实施相结合,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三个高地”建设、“4+4科创工程”、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等需求,使人才资源优势与湖南重点优势产业的发展优势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