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有力的“顶尖”“拔尖”“荷尖”人才支撑,2024年度我省“三尖”创新人才工程项目近日启动申报,又添五项改革举措。
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
3月8日,湖南省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4周年暨“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在长沙举行,她们立足岗位发光发热的奋斗故事感人至深。中南大学工业智能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阳春华,深耕有色金属科研一线,全力攻关卡脖子难题,以超凡毅力逐梦“智造强国”。
青春,一生中最美丽的季节。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彭伟军,一位从益阳小山村走进省会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的中医师,这份美丽则是埋首书山、求真杏林、传承薪火间获得的一次次第一、一项项突破、一个个肯定……其不知不觉间责任上肩,把传承推广中医文化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发扬医者仁心,以满腔热诚持续耕耘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杏林之中。
向上青年 书山有路勤为径
“其实,这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优势。像当时的我是一个没有任何医药基础的十来岁的孩子,只要沉下心阅读也能理解个五六成,还能和日常生活等联系起来,进一步增强了兴趣。”彭伟军说。
向善专家 杏林求真勇攀登
上大学后,彭伟军开始认真记住一位位大名鼎鼎的国医专家。他说尤其是新生教育期间,第一次聆听到了国师大师熊继柏讲解“中医药生命力在临床”,并被他受邀远赴非洲给阿尔及利亚总统治病的故事深深震撼。“还有我们中医诊断学教授袁兆凯、方剂学教授袁振仪等一位位专家,共同垒叠成了声声召唤自己不断攀登的中医药‘高山’。”
向阳师者 薪火相传育新人
“当时前来我的中医诊台看诊的人太多,最后不得不采取了限号措施。”彭伟军说,“中医药在广大群众中拥有扎实基础和强烈需求,这也让我再次深刻体会到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巨大责任。”
“在我国推动中医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全面构建中医药文化弘扬体系背景下,尤其是3年共同阻击新冠疫情的难得经历,互学、互鉴、竞争、交融更应成为中医和西医共同发展的阳光大道。”彭伟军对此相当笃定,并表示这也是中医师应该有的一种“达则兼济天下”,值得自己为之一生上下求索。
全国两会日前胜利闭幕,“新质生产力”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在列举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时,亦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首位。
会议期间,住湘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支持长沙争创国家级平台,将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和目标体系,支持长株潭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沈晓明表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能够为湖南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全景谋划 瞄准目标打造新质生产力“硬支撑”
前述联名提案指出,长沙正面临创新平台还要更强、创新环境仍需优化、全球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集聚度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难题和挑战,建议加快推进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更好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截至目前,长沙市拥有58所高等院校、41名两院院士;2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6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是驱动星城产业跃升的“创新之源”。已经实体化运行的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和芙蓉实验室,成功开试的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以及稳步推进建设和科研的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力能实验装置等,是长沙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而作为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长沙拥有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7大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总量突破4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