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59

毛伟明在看望慰问院士专家代表时寄语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按照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安排,1月29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长沙看望慰问结对联系服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丁荣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理工学院院长曾祥君,并通过他们向全省广大专家人才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他寄语广大专家人才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打造“科技湘军”品牌,勇攀科技高峰,为湖南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

人才要闻

我省新增5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22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单位备案名单的通知》,公布了139家2022年立项建设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单。其中,我省5家上榜。

 

才涌潇湘

  

“国家卓越工程师”胡建华: 用“中国桥”架起“中国梦”

 

冰雪消融,横跨德夯大峡谷的湘西矮寨大桥,霞雾缭绕间,高耸入云,如梦如幻,宛若昨日。

以“桥”为梁,从业40年来,胡建华始终坚守初心,勇攀科技高峰,建有闻名遐迩的港珠澳大桥、洞庭湖大桥等。他用一个又一个“中国创造”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也用“中国桥”架起了“中国梦”,在世界桥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遇水架桥”的奋斗者

而1995年,胡建华主持设计洞庭湖大桥。如何在辽阔无垠的大型湖泊上建桥,在国内尚属首次,胡建华大胆提出“多塔斜拉桥”方案,设置多个主跨,采用三塔方案跨越主河槽,不仅可以大大缩短主桥跨径,还能大幅降低工程造价,从此我国也实现由两塔迈入多塔的华丽进阶。

“桥”见中国硬核的创新者

在矮寨大桥不远处,有一座在中国桥梁史上很有地位的桥梁,叫“能滩吊桥”。这座桥是中国第一座现代意义的悬索桥,由中科院原院长周光召的父亲,湖南人周凤九先生于1937年主持建造。

甘为“桥基”的领路人

40年,躬耕桥梁技术创新与工程建设一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荣获湖南省最高综合性科技奖——光召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胡建华始终“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赤胆忠心,立责任,讲担当”。

胡建华一生究竟参与过多少桥梁的建设?面对记者提问,他坦言“没有统计过”。正是这些“数不清”的“作品”,跨越历史山海,诠释着胡建华技术报国、甘为桥基的铮铮誓言,也见证着中国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赤子恒心。

 

 

 

特别报道

提质提速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代表委员为长沙增底气添动力

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于日前闭幕。迎着新年扑面而来的春风,踏着改革奋进的铿锵脚步,省委、省政府赋予长沙的新战略、新定位、新使命“加快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正日益清晰。

2023年,长沙市人才总量突破300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超过3%,并获评2023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创新要素资源正加速向星城汇集。会议期间,围绕全省上下如何形成支持合力,助力长沙扛起省会城市担当,高质量推进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这一重要议题,代表委员深入探讨、建言献策。

将基础教育优秀人才纳入省级人才政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日益重视,各省市已经从争夺高校人才延伸到基础教育领域。受不同地域的高层次人才政策影响,我省部分优秀竞赛教练流向了北京、浙江、江苏、广东、重庆、海南等地。省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谢永红指出,优秀竞赛教练的流失将直接影响我省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输送。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需要强大的后备生源和系统、科学的培养,培养跟不上将导致有潜质的学生提前变向,放弃竞赛之路。”谢永红建议,政府要尽快将基础教育优秀人才尤其是竞赛教练纳入“湖湘青年英才”等省级人才政策,盘活存量人才,积极引进人才,妥善用好人才;学校要多措并举建设高水平教练队伍,充分调动竞赛教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充分调动企业等各类社会资源,有效发挥各级教育基金会作用,为学科竞赛教练等优秀人才提供资助和奖励,弥补学校资金投入的局限性。

“要依托省市级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设立‘学科奥赛名师工作室’,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和全省‘县中振兴’计划紧密结合起来。每年给予工作室专项经费支持,由优秀竞赛教练领衔,带动一门学科(领域),引领一个团队,建设一批资源,结出一批成果,辐射一个区域,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全省形成梯队,提升全省学科竞赛整体水平。”谢永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