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58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受表彰的个人和团队是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工程师的榜样。

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亮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在江西考察

人才要闻

湖南3人1团队荣膺“国家工程师奖”

近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省长期从事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并作出开创性贡献的万步炎,为我国混凝土高压泵送技术及产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易小刚,首创3种新型桥梁结构的胡建华,以及中联重科起重机械技术创新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才涌潇湘

  

梁昊:为中医学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

“我们正在研发的‘智能望诊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出染苔,从而辅助医生,避免误诊。”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医学博士梁昊日前向记者介绍了其所在团队正在研发的项目。

作为2022年度湖湘青年英才,梁昊长期从事中医诊断学研究,活跃在医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领域,中医术语规范、智能诊断等相关科研成果多次获得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科技进步奖等。

用坚定的初心传承中医

而让梁昊对中医激起无限热情的也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传承。大四时,他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跟随我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泰斗欧正武教授学习。他回忆,当时有一位中年人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病,其不经意间对欧老说的话让自己很有触动。“我父亲是在您这里看病,我小时候也是在您这里看病,我家小孩还是在您这看病,我们家三代人都是托您的福啊。”

用创新的利剑发展中医

梁昊所研究的中医诊断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学术上更要继承。他讲述了与中医诊断学的不解之缘:“本科中医诊断学是胡志希教授讲的,当时就很有兴趣;硕士、博士跟随周小青教授,博士后跟随彭清华教授,他们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我也算‘根正苗红’了。”

 

 

 

特别报道

吹响“冲锋号” 释放“强磁力” 耒阳市着力回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昔日“东南飞”,今朝“雁归来”。近年来,耒阳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乡情召唤湘商回归的重要决策部署,全力兑现“民营经济31条”“28条具体措施”“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深入开展“安商行动”,大力实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工程,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着力回引各类优秀人才投身耒阳建设,掀起耒商回归和返乡创业新热潮。2023年上半年,耒阳市GDP达225亿元,居衡阳市各县(市、区)首位。

“共成长式”服务激发返乡热情

2023年年初,耒阳市依托深圳、广州、中山、老挝等13个异地耒阳商会,建设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乡情联络站,以便更好地宣传耒阳优惠政策,深度挖掘回耒投资意愿强烈的返乡创业人群。春节期间,全体市级领导赴联点乡镇,走访在外经商和在外务工人员,召开返乡人员新春座谈会,全力支持湘商回归工作。同时,定期安排精干人员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招商,利用耒商联络处向老乡推介优势产业项目。

此外,该市还迅速在各乡镇(街道)成立“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指导服务站和联络站,建立在外经商人员库、在外务工人员库、在外专家人才库、闲置资源和招商项目信息库、返乡投资项目库5套信息库,精准掌握各类人员、资源和项目情况。

“把企业发展当成‘天大的事’,把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当成‘要命的事’,设立‘企业家日’(每个月第一个工作日),把‘安商行动’推向深入。”耒阳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全天候对接、全身心服务、全方位解难,以更实措施促进各类经营主体更加规范、更具活力、更重创新,实现政企“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随着耒阳市竭力为企业提供“共同成长式”服务,实现地企“骨肉相连、利益与共、双向奔赴、相偎相依”,其满满诚意和种种优待政策也获得了企业的积极响应。4月,耒阳市人民政府与金凯循环二期项目、衡阳永晟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丰隆环保二期项目、年产10000吨高氯酸钾等4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36亿元;6月,耒阳市人民政府与先导稀材二期圆满完成签约,这是先导科技集团在耒阳投入17亿元建成一期并投产的基础上,再投资100亿元建设二期,打造集团功能材料事业部的总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