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48

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11月8日下午,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题座谈会,要求发挥好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重要作用,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在成果转化上主动作为,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从校园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上“货架”,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李殿勋出席。

要立足更好服务和支撑公共决策,加强专家参与公共决策行为监督管理,完善体制机制,规范流程标准,强化全过程管理,营造人尽其才、富有活力、风清气正的专家参与公共决策环境。

——2023年11月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

人才要闻

学会聚力赋能(湖南)交流研讨活动举行

近日,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共长沙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学会聚力赋能交流研讨活动在长沙举行,围绕“赋能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开展座谈交流。

 

才涌潇湘

  

编者按:9月16日—19日,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举办,来自全国36个代表团的4045名选手同台竞技,他们凭借精湛技艺,在4天的激烈比拼中争夺109个竞赛项目荣誉奖牌。大赛期间,中人社传媒特别策划推出《湘技耀津门》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现湖南竞技选手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敬请关注。

张中威:我的奋斗正当时

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上,来自湖南航空技师学院的20岁学生张中威成功拿下银牌。

“比赛最惊险的是最后一天考核模块C的时候遇到了设备问题,当时打印机读取不了U盘,无法打印出成品。”但好在他临危不乱,及时向裁判沟通更换设备,最终凭借强大心理素质和硬实力,有惊无险完成比赛。

罗淑芬:一心一意的“数控”女孩

“我做到了!”站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来自湖南航空技师学院的罗淑芬终于完成了第一届国赛未完成的梦想。

“第一次参加国赛由于缺乏经验与奖牌无缘,我当时就想如果还有第二次机会一定要站上领奖台。”罗淑芬觉得这些辛苦的日日夜夜都得到了证明。她也是今年该赛项的唯一女选手,最终摘得铜牌,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特别报道

“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提出10周年之际——5位院士齐聚湘西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提出10周年之际,为充分发挥院士引领带动作用,赋能添智乡村振兴事业,11月11日,刘仲华、黄路生、邹学校、宋宝安、柏连阳等5位院士齐聚“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十八洞村,共同出席湘(乡)土有才助乡村振兴“湘领军+”大讲堂活动。

“茶叶是茶农增收致富的‘金叶子’。”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在主题报告中指出,茶叶是我国实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人才优势是湖南茶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该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代。

据了解,中国茶产量约占全球产业总量的50%。全国目前每年招收茶学硕士研究生约500人,招收茶学本科学生2150人左右。近年来,湖南高度重视茶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茶叶专业技术职称单独评审,相关创新做法得到全国同行广泛赞许。

“品”完茶,再上一盘“好猪肉”。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发表专题报告并指出,肉用猪具有产业大、产值大、影响大等特点,如何让猪肉更美味、吃得更放心,优良种猪是生猪产业的“芯片”,也是人才助推生猪技术发展的“核动能”。他介绍,生猪还可以为医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比如作为医学模型、异体器官移植的供体等。

无湘不成军,无辣不成席。辣椒已成为我国育种从业人数最多的蔬菜,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从事辣椒育种人数最多的国家,至少有500家科研单位或企业从事辣椒育种。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在专题报告中指出,辣椒是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目前我国辣椒杂交品种使用率居世界第一,辣椒种业科技世界领先,高品质辣椒正受到市场追捧,如樟树港辣椒被誉为辣椒中的“爱马仕”,已成为湖南蔬菜产业一张靓丽的名片。他认为,“辣椒产品市场的未来将更细分化,其新功能将不断被发现,品牌也将进一步得到市场认可”。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茶产业已成为贵州乡村振兴战略的火车头,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就此作专题报告。他指出,“干净是贵州茶产业的生命线”,针对病虫草害、品质安全等问题,专家团队研究出“免疫诱抗”“以虫制虫”等经验方法,强化茶产业发展绿色防控与生态调控技术并举,让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相融共生。他表示,种植、管护、加工、销售、消费生态茶、干净茶、大众茶将是贵州茶产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