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43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10月7日,省委书记沈晓明来到湖南农业大学调研,希望学校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情怀,进一步发扬优良传统,总结办学经验,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

人才要闻

湖南出台建设新时代 技能人才强省若干措施

为全面加强新时代湖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更好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助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近日,湖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建设新时代技能人才强省的若干措施》。

 

才涌潇湘

  

杨清:“容”贯湖湘技 泡好中国茶

 

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上,湖南选手杨清以茶为载体,呈现了一台名为《岳麓容歌贯古今》的自创茶艺展示,技惊四座。其在国赛精选项目茶艺的比拼中亦技压群雄,一举夺金。这也是湖南民营企业推选的技能选手第一次在国赛中斩获奖牌。

“一个不多,一件不少”

13分钟的演绎,为确保每一件器物都恰到好处,每一句解说都严丝合缝,杨清进行了无数次的练习,对每个字的发音、停顿都精确到秒;对一拿一提、一颦一笑等动作细节反复推敲,真正做到了“一个不多,一件不少”。

“刻在骨子里的热爱”

 一次,央视播放纪录片《一片树叶的故事》,让杨清“如获至宝”。她一边按暂停键观看,一边认真做笔记,从此打开了对茶文化认知的新世界。生活的积累与历练,让她下定决心,要拜师学习茶艺。

以人才“孵化”人才

杨清所在的朱海燕大师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目前汇聚了来自长沙、常德、益阳、永州等地30余名优秀的茶产业技能人才。在省人社厅指导与支持下,工作室已经成为我省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带头作用,以人才“孵化”人才,持续培养茶产业技能骨干的重要平台和“摇篮”。

在老师朱海燕看来,此次杨清夺冠对于茶类人才来说,“照亮了茶行业未来的更多可能性”。下一步,工作室将持续改进高技能茶艺人才培育方式,让一代代湖湘茶人挑起传播茶文化、传授茶技艺的使命重任,推进拥有湖湘底蕴的“这杯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特别报道

闪耀津门赋能未来 “技能湘军”底气何来

在日前结束的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湖南代表团金银铜奖牌总数全国并列第7,居中部六省第1,创历史新高。这是我省围绕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的生动注释。

湘军技耀津门,核心动能来源于我省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厚积薄发,也来源于坚实的竞赛体系建设,更来源于技能人才发展渠道的畅通。

厚积薄发有底气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以加快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技能人才供给,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艺精湛、规模庞大的技能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全省技能人才规模达56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6.2万人,为国赛队伍选拔奠定了坚实基础。

湖南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先后制定实施《湖南省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关于建设新时代技能人才强省的若干措施》《湖南省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技工大省的意见》以及《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长期规划与近期安排相结合、整体推进与分类开发相配套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从体制机制上推动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p>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于2019年启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省、市、县三级人社部门凝心聚力,共开展政府补贴培训362.62万人次。同时,加快实施技能人才振兴工程,组织实施好“湖湘工匠引领计划”,持续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输送大批高技能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