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31

第十届海归论坛 “海归人才潇湘行”启幕

6月30日,第十届海归论坛“海归人才潇湘行”活动在长沙经开区启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致公党省委会主委胡旭晟出席开幕式。

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

——2023年6月26日,习近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

人才要闻

首届湖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6月30日,由省人社厅主办、中南大学承办,以“博领潇湘 才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湖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初赛在中南大学拉开帷幕。

 

才涌潇湘

  

张蒙:研究植物信号的“破译专家”

 

“植物虽然种在地里不能动,但是会释放信号,作出应激反应,我们把这种响应信号叫做激素……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有研究表明植物受到威胁时也可以发出声音。”这些外行人看来专业、晦涩的生物学知识,经过张蒙绘声绘色的讲述,顿时变得妙趣横生起来。

以研助农守卫粮食安全

“水稻种植时会附生杂草,如何在环保的前提下清除它们?有一种思路是利用诱导剂,让杂草误认为附近有植物从而提前萌发,等到它无法获取营养枯死后再种水稻。”张蒙说,“能够制造这种假象的植物激素叫独脚金内酯,我们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兴趣是科研最好的助力

“任何行业都多人,任何行业都少人。”十多年后的今天,张蒙依然将导师的教诲铭记于心,以此鞭策与激励自己。“行业前景只是其中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自由的灵魂,你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个人自律的程度。”

在学生心中播下“种子”

张蒙的办公室三面都是实验台,上面摆满了各种器材,巨大的离心机一旦开始工作,“整个人脑瓜子感觉嗡嗡的”。“但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天天和学生们在一起。”张蒙指着玻璃窗外的实验室说,学生们如果遇到任何问题,只要一转身就能找到他。

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张蒙都会尽可能提供更多学术交流机会,引导他们不断精进思维方式,提升表达能力。“我们不能只埋头做研究,还要学会把你的思维水平体现出来,让外界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

 

 

 

特别报道

盛会聚星城 交流促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非经贸往来注入人才力量

 

网红长沙,夏日炎炎,盛会连连。6月26日,2023“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暨长沙媒体艺术节开幕;6月29日至7月2日,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记者注意到,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中非经贸往来两大重要议题,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青年人才代表或积极参与话题讨论,或深度参加主题活动,在交流碰撞中为各国文化发展和经济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62位青年代表共探文化共融与多样性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本次论坛以“青年参与促进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为主题,邀请国内外7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代表、4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62名青年代表等参与讨论。

担任本次青年创意促进文化共荣专题报告委员的是正在湖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乌干达青年肖杰。在他眼中,文化包容性隐喻着一个社会通过拥抱和走入文化多样性而变得强大与丰富,青年是建立不同文化和谐共存社会的关键。

“我觉得青年人对于传统有创新性的理解,且他们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可以用于保护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主任助理李光涵认为,遗产并非是纯静态的,而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活态遗产能通过创新而得以延续,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肖永亮对此十分认同。他指出,创意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保护过去,也是建设未来。重视与保护文化遗产能促进各国在文化交流上保有更大的尊重,有助于创造一个包容、可持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