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5月31日分别发布通知,正式启动2023年院士增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院士增选首次发布增选指南,增选名额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倾斜;向为国防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向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
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
这样紧张的日程您受得住吗?或者说对其会有怨言吗?面对记者如此询问,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结直肠肛门外科)副主任医师黄兴博士显得有些诧异,稍微停顿了一下继而回答:“我现在一周只有一次夜晚值二线班,而且也不是每次都会遇到这样的急诊大手术。我们做住院总那时候每天24小时值守科室才是真辛苦呢!”
捏泥巴成就“刀儿匠” 肠癌手术创新收获成就感
黄兴说,刻苦练习手术技艺,不断总结手术经验,专注改善患者预后,是一名外科医生的本分。他就是本着以赛促改、不断提升的心态,积极参加手术视频比赛的。但和同样经验丰富的外科同仁同台竞技,脱颖而出的为何会是他呢?
泡临床生出“菩萨心” 疑难病例总结登上医学顶刊
彼时,他作为经治医生所管理的病人常常是同资历者的两三倍。“尽管非常辛苦,但这也让我因此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患者,全流程了解、思考救治过程。”黄兴说,“也是在此过程中,我可能更加容易对患者的病痛感同身受,更加有机会关注到一些细节问题。”
日前,国内首个光热装配式能源岛在吐鲁番湘吐热经济产业园竣工。该项目由长沙理工大学主导研发和首创设计,其创新性地采用离网式冷热电综合储能与供能,运营成本、安全性等多项指标刷新纪录,为西部储能安全提供了全新样本。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长期致力于培养基础建设行业“卓越工程师”的地方高校。近年来,该校在思政课程中融入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内容,构建具有工程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同时,将抗震救灾、抗冰复电现场,港珠澳大桥建设场景等嵌入课程,讲深政理事理、讲透工程伦理、讲好大国工程背后的故事,厚植学生爱党报国情怀,擦亮工程人才理想信念底色。
“把专业课讲授得有深度也有温度”
在河北籍学生常浩然的记忆中,小时候的雾霾天气如影随形。冬季早晨入学,那种像雾又像尘一样的灰,浸入肺中的惶恐与难受,好些年才消散。
来到长沙理工大学求学后,该校电气学院副院长唐欣告诉他:“2020年6月29日,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竣工投产,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绿色电力点亮北京冬奥会场馆的灯,让常浩然感觉枯燥的电力技术专业术语慢慢变得可亲可感——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原来可以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2021年,《专业为基 思政铸魂——电气信息类课程思政案例集》新书结集出版。这本书由该院课程思政示范团队教师历时1年多酝酿、征编,囊括电气信息类专业42门核心课程,精选120个课堂教学和实践育人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