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据介绍,2016年以来,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完成了27个职称系列的改革任务,构建了新的职称框架体系,充分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
——2022年12月23日,习近平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指导各地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市场化就业和人才服务力量。
“北有连花清瘟,南有银黄清肺。这已成为我们安邦人的口头禅。”近日,说起公司近况,湖南安邦制药董事长陈飞豹自豪感溢于言表。“传承中医国粹,守护人民健康是我永恒的追求。”出身中医世家的陈飞豹坦言,访谈不能只是聊聊银黄清肺,更应登高望远,在多年奋斗基础上,为中医药强国、强省尽自己绵薄之力。
以中药工业改革为突破 助推中医药强省建设
“中药工业强的省,有大企业、大品种、强品牌。”陈飞豹认为,“湖南可以把中药工业改革作为突破口,用第二产业带动第一产业、助推第三产业,积极支持研发和中药大品种培育。”
中医药大品种培育 “基因”是关键
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基本规律和基于此的经典名方。“我们说守正创新,主要是在经典名方基础之上的创新,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身心特点、现代疾病的特点,更有利于药效吸收、更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陈飞豹说。
中医药走出去须以中成药为抓手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最具原创性、最具完整体系的科学技术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走出去意义重大。”陈飞豹说,“但西方世界对中医药是老百姓欢迎、医药资本恐惧、医生不懂,我们国内则是国际化人才不足。”
陈飞豹认为,中医药走出去必须以中成药为抓手,以发展中国家为突破,以友好国家为重点。因东南亚国家华人众多,长沙又是中非经贸论坛永久主办地,这两个地区是安邦制药近年走出去的重点方向。
对不少中西部地区高校而言,“孔雀东南飞”一直是难以言说的痛点。凭借难以比拟的区位优势,叠加优越的科研平台、学术氛围、薪酬待遇、自然环境和生活保障,东南沿海一些高校得以频频将一些学术尖子、教学骨干挖走,其中不乏冉冉上升的青年才俊。
面对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动辄上千万元科研经费、数百万元安家费和百万元以上年薪的冲击,近3年来,位于湖南衡阳的南华大学累计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81人,其中青年优秀人才增加到41人,走出了一条“固本”和“扩张”的新路。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直接跟书记、校长“谈条件”
南华大学是由原中南工学院、衡阳医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2002年,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由于距离长沙150多公里,加上其他原因,曾经有段时间,别说吸引高层次人才,就是现有骨干力量也难以留住。
2019年9月,校党委书记高山和校长张灼华等形成共识:“学校与高水平大学的差距主要在人才,人才强校是第一战略。”11月,该校历史上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同时发布《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将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划分为学科顶尖人才、学科领军人才、学科拔尖人才、青年创新人才、青年优秀人才等5个层次,配套3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的科研经费和一系列优厚待遇。
人才引进有大量细致的后续工作需要落实。对于引进来的专家,南华大学都安排了一名校领导对接,专家们的工作生活等所有事项直通校领导。张灼华更是每周在食堂约一名高层次人才共进午餐,直接倾听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