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2022年度湖南省留学人员创业启动支持计划项目选拔大赛决赛20个获奖项目在长沙出炉,标志着第九届海归论坛圆满闭幕。获奖项目可获得1万元至15万元奖励不等,及湖南省11个留创园入驻优惠政策扶持与多重平台推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1月4日,2022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开幕,大会聚焦“计算万物·湘约未来——计算产业新征程”主题,邀请来自全球的中外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及各界人士共聚一堂,共同探索计算产业新征程。
“在领奖环节,我忐忑又激动。念到我名字的时候,我还有点不知所措,然后就飞奔上去,披上国旗。”回忆起获奖时的情形,董青用“喜极而泣”四个字概括。
当地时间10月24日晚,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董青力克群雄,斩获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以较大优势实现我国在世赛时装技术项目上的“三连冠”。
争“分”夺秒
比赛时正常发挥很重要,可刚开始比赛时, 董青的状态却没有达到最佳。10月20日,董青迎来第一模块的制版和排料比拼。该模块由竞赛经理提供基础尺寸和半身裙的技术图纸,选手根据题目画出完整的样板图,再在坯布上进行排料,时间为3个小时,要求选手有良好临场发挥及时间把控能力。
日复一日
从7月开始,董青就全身心投入到了世赛的备战当中。夏天的益阳闷热不堪,而董青一个人在训练房里一呆就是一天,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画图、打版、排版、裁剪、制作。董青告诉记者,这些看似重复而枯燥的训练,却是高手过招必备的过程。
初心如磐
“这个时代赋予了我们很多机会,对职业院校学生来说,你要相信对一件事情精益求精,不停地去钻研、摸索,就可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正是董青的这份坚守,“技能改变人生”的故事也在她的身上上演。
2020年,董青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后,因表现优异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我很热爱这份职业,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能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倾囊相授,让我的学生们在这个行业有所收获,成为时装技术领域的能工巧匠,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谈到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董青这样说。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以更加积极的举措招引人才,以更加开放的胸怀使用人才,以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人才,为打造“三区两地”、建设“五个湘西”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拓宽路子精准“引才”
突出重点领域,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编制急需紧缺人才招引目录,实施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公开引进工程。推进乡村振兴急需紧缺和特殊专业人才招聘改革,采取上门招才、直接考核、随到随招和现场面试等方式公开招聘。放宽人才引进门槛,将急需紧缺专业全日制本科生纳入人才引进范围。举办“‘湘’盼人才 ‘西’望你来”长沙市专场招才引智活动,靶向引进教育、医卫、农业科技等方面专业人才。5年来,全州累计面向社会公开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839名,招引医卫、教育、农林等急需紧缺人才698名;支持州内龙头企业引进高技术创新创业团队6个、创业人才30人,遴选新进高层次人才、科研技术专家170人。
突出地方发展,提高比例招聘本土人才。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本土化、基层化和定向化,选拔招聘既安心州内工作又接地气的本土人才。加大面向本县市、本州户籍人员公开招聘力度,提高本土人才招考比例,纳入公开招聘的岗位面向本州籍考生比例达60%。5年来,全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500多名,农村特岗教师482名。放宽“三支一扶”招募条件,累计招募“三支一扶”人员557人。
突出基层乡镇,定向聘用专业人才。县以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执行放宽年龄、学历、专业、户籍等“三放宽一允许”政策,2019年以来,全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人员3504人,其中县乡事业单位招聘2397人。采取考核办法聘用定向培养部属院校免费师范生、服务期满农村特岗教师、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科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专生、农技特岗生,近3年来共聘用定向订单专业人员2172名,其中乡镇163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