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近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在《新湘评论》发表署名文章,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与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聚焦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固根基、促改革、创特色,以超常规举措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打造湖湘人才高地。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
——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3月18日,由湖南省文联主办的“湖南省艺术系列(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工作座谈会”在长沙举行。2021年,省文联按照中国文联的要求,在全省美术师专业开展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试点,共评出高、中、初级美术师48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会上,与会领导为湖南省首批获得一、二级美术师的新文艺群体代表颁发了职称资格证书,4位新文艺群体代表作了发言。
日前,全国妇联公布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名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产科主任张卫社获此荣誉称号。3月8日上午,湖南省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2周年暨先进典型事迹“云”报告会在线上召开,张卫社教授分享了她的故事。
60多个孩子取名叫“湘雅”
每年经历上百例母子生命垂危的考验,张卫社身上的担子一刻也松不了。她每天工作15小时,手机从不关机,每一通深夜来电,都可能是产妇生死攸关的呼喊。 扎实的临床实践和日复一日的历练,积攒了她敢于冒险的底气。很多别人不敢做的手术,她来做;别人不敢救治的病人,她来救。
花10年除掉威胁产妇的“杀手”
孕早期及时筛查,孕中晚期提早介入,针对不同阶段使用止血囊、止血带、止血钳……正是因为这样的治疗思路,在张卫社的带领下,湘雅医院90%的这类病人都保住了子宫,70%的病人实现了不输血治愈。
最自豪是培养了一支能打善战的产科队伍
为了让更多孕产妇在家门口看好病,在张卫社及其团队成员们的努力下,一个高质量的产科医生免费培训平台被搭建起来,至今已有20余万名基层医生通过平台接受培训,提升了危重孕产妇识别及急救能力。
“如今,国家迎来了三孩时代,产科将面临更多新挑战,产科医生肩上的担子也一定会更重。未来,我会更加坚定地当好一名产科医生,和湘雅的同事们一起,不负党的期望,不负人民所托,同疾病战斗,守护每一个生命!”张卫社表示。
日前,长沙高新区“千博万硕”引才工程首场“百名博士麓谷行”活动顺利举行。来自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10余所海内外知名院校的近百名博士人才参观了高新区规划展示馆、岳麓山大学科技园及部分重点产业企业,并与园区企业家和青年博士代表深入交流。
近年来,长沙高新区大力实施“555人才计划”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建设“人才小镇”、人力资源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创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一批“国字号”人才基地,打造“麓谷人才汇”“人才创新创业研修班”等服务品牌,通过平台升级聚才、工作升级引才、服务升级留才,不断开创“人才强、创新强、发展强”的生动局面。
现场篇 全面吹响“千博万硕”引才号角
创建于1988年的长沙高新区目前已聚集企业3.6万家,人才总量突破30万,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为主导,航空航天、移动互联网、增材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活动当天,长沙高新区组织人事局副局长、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主任银红玉重点介绍了今年1月发布的《长沙高新区“千博万硕”引才工程实施办法》。该《办法》计划用3年时间(2022年—2024年),聚焦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引进聚集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博士1000名以上,硕士10000名以上,提供最高60万元生活补贴、10万元购房补贴、100万元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通过设立专家服务基地、引进龙头企业、举办人才沙龙等方式,构建高校、企业、人力资源机构合作引才机制,打造“立足湖南、辐射全国、走向全球”的国际化引才网络。
接下来,长沙高新区将常态化开展“博士麓谷行”活动,通过走进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等名城名校,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多场硕博人才洽谈会,线上开展海外云聘会等多样化引才活动,拉近企业与高端人才的距离,不断优化高品质人才生态,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工作,奋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