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湖南省工商联了解到,在2017-2021年湘商回湘标志性项目征集中,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达到110个,总投资额2923亿元。2021年,全省实际到位内资1.13万亿元,其中湘商实际到位资金1527.2亿元,占比为13.5%。
要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确保科研项目取得成效。
——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3月13日,红石榴“湘吐情”医生联盟成立大会暨红石榴“看病润心”基层巡回医疗工作启动会在新疆吐鲁番市举行。这是由200余名在疆和历届援疆医生以及本地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医生联盟,旨在推进规范化和优质化医疗服务,提升吐鲁番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爱”有渊源
“可能也因那时见多了厨师在乡间的受欢迎,1981年高中毕业后,我就开始跟着叔叔在供销社干饮食店,后来随着打工浪潮,还去郴州、广州开过饭店。”黄惠明说,“那些年自个儿闯荡,深深感受到山外有山,想要在厨师行业有更大作为,仅会炒几个家常菜还远远不够,必须寻找机会拓展、精进厨艺。”
“爱”在耕耘
高山在前,黄惠明说师父给自己最大的影响,除了对湘菜的热爱,更有对湘菜事业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暗暗给自己定了一个十年目标——到2002年,跻身湘菜名厨行列,推动湘菜事业发展。
“爱”在创新
黄惠明这些年用过两台车,第一台用了5年,跑了18万公里;第二台用了4年多,跑了12万公里。因为他一直“在路上”,致力发掘“地标食材、民间滋味”,创建“行走的学堂”,而这也是他对美食越爱越深沉的创新源泉。
“这些酱料不仅能帮助餐厅使其出品风味十足、各具特色、更加稳定,也更利于企业省工、省时、省心,而且即便是普通人用它们也能轻松烹饪出想要的美味。”黄惠明说,近来他还致力研发、出品“预制菜”,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烹饪的快乐,品尝到真正的健康美味湘菜。他希望能让自己的“美食之爱”尽可能撒播开来,生根、发芽,开出灿烂繁花。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浏阳市认真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芙蓉人才计划”和“长沙人才新政”,大力实施浏阳“专业英才计划”,下大力气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去年召开的浏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2021年,浏阳深入实施人才“双创双兴”计划,共投入人才工作经费2.15亿元用于人才引进、培育、奖补。各类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才智充分涌流,为加快建成“两个中心”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浏阳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精准引才 形成人才集聚的强力磁场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浏阳市坚持把“人才强市”作为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工程来抓,致力打造引才“强磁场”、聚才“新高地”。
人才最需要的是机会和舞台,唯有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和事业发展空间,才能让人才有用武之地。2021年,浏阳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跃居全国第8位,正在加快培育“1+2+1+N”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千亿级迈进,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产业向500亿级进军,为高素质人才引进提供了广阔舞台。
2021年,浏阳在长沙地区率先推出柔性引才政策,深化拓展“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出台《浏阳市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浏阳市引才奖励暂行办法》,以真金白银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浏阳创新创业,强化人才智力支撑。目前,浏阳共认定长沙市高层次人才110人,浏阳企业专业英才E类372人、F类343人。
工作大局在哪里,就把人才往哪里汇聚;战略需要在哪里,就把人才往哪里吸引。围绕产业链和企业需要,浏阳市开展了一系列个性化引才服务,去年共组织2021年中高端人才引进广东专场招聘会、“春风行动”、“春秋季校招”等各类招聘活动105场,引进企业人才4万人,企业“人才池”扩大至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