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省委书记张庆伟在长沙主持召开我省新当选院士和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座谈会。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出席并讲话。省领导张剑飞、王成、陈飞出席。
未来5年将支持300名东盟青年科学家来华交流。中国和东盟的未来属于青年,中方愿同东盟加强职业教育、学历互认等合作,增加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名额,开展青年营等活动。
——1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的讲话
11月23日上午,省委副书记朱国贤看望慰问袁隆平同志家属,并在省农科院调研。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单杨参加。朱国贤走进袁隆平同志家中,与他的妻子、儿子等家属交谈,关切询问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朱国贤说,袁隆平同志信仰坚定、勇于创新,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值得永远铭记。
对此,黄国和说:“创新的事物确实难以被人轻易接受,何况它本身也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正如真理越辩越明一样。而我们这些年也在各方‘监督’下日益成熟,相关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中落地实施,竭力为以生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作出自己的贡献。”
从“云”开始 | 逐梦“水汽能”
他发现,空气中水蒸气所储存的太阳能热量,超过石油、煤炭、天然气储存的热量之和,他把这部分能量称之为“水汽能”,并发明了“水汽能热泵”,申请了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版权等知识产权。
不惧“质疑” | 建功“绿世界”
科研创新的道路崎岖不平,如影随形的还有诸多质疑。黄国和说这些他都不怕,他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归来的父亲,留给他最大的财富就是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还有不管什么都要以家国为重的谆谆告诫。他能做的,就是埋头带领团队扎实做好研发,用一项项发明与一个个数据说话。
步步为营 | 打造新能源“领军范”
因水汽能分布广泛、存量巨大且无污染、可循环利用,黄国和为其起了个贴切易懂的外号“空中油田”。而对于关键技术之一,冷凝液化水蒸气替代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黄国和则形象地解释为“反向蒸汽革命”,并说中国发展就是从蒸汽革命开始受到外国打压,所以他坚定选择了这条路,以科技制胜、科技报国,以科技来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湘潭市《莲城人才行动计划》(修订版)日前正式发布,主要体现在政策调整优化、奖补资金变化两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湘潭市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打造“莲城人才全面升级工程”,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继续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湘潭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政策体系由原有的“1+27”调整为“1+22”
2018年,湘潭市出台《莲城人才行动计划》后,人才政策红利不断释放。3年来,全市引进各类产业人才2万人,引导高校毕业生回潭、留潭就业创业2.15万人,引育高层次人才757名(2人入选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高质量推进4家院士工作站、11家学会服务站和3家海智计划工作站建设,聚焦120名进站专家,推动新产品研发16项,创造经济效益13亿元,稳步助推湘潭从“人才大市”向“人才强市”迈进。
在社会经济飞速进步的同时,人才工作的政策要求和现实需要发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是随着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产业在转型升级进程中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企业人才需求日趋多元。目前,湘潭涉及精品钢材及新材料、新能源和汽车制造、军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的专业技能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型人才最为紧缺。
据了解,此次迭代升级的《莲城人才行动计划》总体框架保持不变,内容变化主要体现在政策调整优化和奖补资金变化两方面。原有27个配套文件中,保留《科技人才成果转化资助和奖励实施细则》等8个,修订《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9个,废止《湘潭市加快推进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奖励资助实施办法》等3个,继续实施《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等7个(但不纳入修订后的政策体系),新出台《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推进校地企人才创新合作若干政策措施》等5个配套文件,形成了新的“1+22”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