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讲话,省委副书记乌兰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罗安,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齐飞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习近平2020年6月2日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讲话
记者近日从省委人才办获悉,为进一步激发我省“三高四新”领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地支持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省委人才办、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将在全省开展“三高四新”领域高层次人才金融服务专项行动。
1997年,18岁的李冬梅从永州江华的一个小山村出发,独自南下打工,直到后来创立了华讯电子科技。初期的华讯电子科技团队成员只有几名员工,渠道资源也寥寥可数,面对接二连三的失败,普通人早已萌生退意,李冬梅却越挫越勇。
用一个“诚”字书写逐梦之路
对于公司的跨越,李冬梅总结了一个“诚”字。“电子行业竞争激烈,但是公司自创建伊始一直没有设过专门的业务部。因为不论业务大小,只要接下的,我们就要一起努力做到最好。”
回乡打造全球最大手机钢化膜集群
乡情最是难忘。2014年,因家乡招商引资召唤,李冬梅决定回永州进行二次创业,在江华高新区投资1.2亿元,建起占地70亩的华讯电子科技公司,拟年产12000万片手机钢化膜和电脑钢化膜,年营业收入达8000万元,年利税3000万元。
以一颗柔软的心彰显企业家担当
李冬梅的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在更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她热心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公司用于抗洪救灾、助学行动、访贫问苦等公益活动累计捐款近千万元。
“面对疫情,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李冬梅组织江华高新产业园区的企业做好严防严控、联防联控、自防自控工作,不为国家添堵,不为社会添乱,减轻政府压力。“企业稳定了,经济才会稳定。经济稳定了,社会才会安定。”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引培机制,省人社厅从今年起实施“湘才乡连”万名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包括国家级专家服务示范团、湘西特聘专家支持计划和博士后下乡服务行动等子项目。
7月14日至16日,“湘才乡连”博士后及博士后合作导师下乡服务团首站来到益阳。该服务团由18名来自湖南农业大学的博士后及博士后合作导师组成,他们分赴益阳市资阳区、赫山区、沅江市和桃江县的8家农业龙头企业,在土壤降镉、水产养殖、水稻栽培、园艺设计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和发展规划建议,为该市乡村产业发展、技术更新、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把脉问诊 专家们奔赴田间地头开处方
10个养殖水槽一字排开,阳光下的塘面波光粼粼……在沅江市南嘴镇目南村,渔民张作才的流水槽循环养殖池就建在这里。
5年前,张作才投资120多万元,通过安装推水、曝气和污物收集设备,隔离养殖区、净化区,将原有的静态水池塘变成动态循环流水“生态式圈养”模式。如今,每年一个水槽最多可产出3万斤黄颡鱼,年盈利超过50万元。不过,这种高密度鱼群养殖模式如果遭遇疫病,后果将不堪设想。听说有水产养殖专家来益阳指导,张作才马上报了名。
“高密度水槽里的死鱼要及时捕捞上来,避免鱼群被大面积感染发病。”当天早上8点半,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李耀国、吕钊来到张作才的鱼塘边。在认真询问鱼塘经营状况并检查鱼塘各功能区域后,李耀国俯下身捞了一把池水,转身提醒张作才:“鱼塘整体情况不错,但水质还有优化空间。”
面对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龙岳林、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杨华和园艺学院博士后李炎林作出了专业解答。“很多花都能泡茶,与它们相比,木槿花茶具有哪些独特功效?能不能利用它遇酸变红的特性让茶汤颜色变得更好看,从而提升其产业附加值?”围绕木槿花品牌建设,杨华以桌上的木槿花茶为例抛出了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