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在长沙会见了载誉归来的“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许达哲说,“七一勋章”获得者是民族精英、人民楷模、时代先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你颁授勋章,这是你的光荣,也是全体三湘儿女的骄傲。作为一名普通焊工,你始终听党召唤、信念坚定、刻苦钻研、默默奉献,从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大国工匠”,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铁汉、湖南好“焊”,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
我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2021年6月29日,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
这是在常德基层一线从事农技工作40年的高级农艺师张平喜,去年申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材料中的数据。为何能够有如此显赫的科研产出,而且扎根常德的他怎么和出口创汇联系起来了呢?
面向企业 科研才有生命力
“农技人员联系好在市场经济中纵横驰骋的企业,能有效延伸自己的信息触角,获得科研课题灵感。”张平喜从自己十多年的洋蓟科研经历总结,“而且农技人员获得的科研成果,也能借由企业推手,较快转化成经济效益,让农业科研呈现蓬勃生命力。”
联系农户 科研更能上层楼
在张平喜的洋蓟生涯里,他说自己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给他延伸触角的企业,还有更多为他进行实验、实践的广大农户,“是他们为我们农技人员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更为后续产业化开发等打下扎实基础”。
久久为功 科研会日久生情
曾经,洋蓟5%的“花心”被“掏空”后,剩下95%的部分都直接被丢弃。“这多可惜!作为西洞庭的特色农业产业,要是能最大程度地综合利用,特别是进行精深加工,让95%的部分也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多好。”张平喜表示,“科技特派员工作,与产业的链条延伸、提质升级、创新创业紧密结合,可激发出极大的生命力。”
“这也是一种对农技从头到尾的负责或者说善始善终吧。”张平喜笑说,“我是不但对洋蓟一见钟情,而且更是日久生情了,所以只要是对发展洋蓟产业有帮助的事情,我都愿意去尝试、去好好做。”
初夏时节,会同县的魔芋种植基地内清香扑鼻,原本山林中其貌不扬的“土疙瘩”,近年来摇身一变成为带动数千人脱贫的特色产业。在沅陵县凉水井镇王家岭村,从“挑着担子上县城”到如今的智能化养殖,“王家岭鸡蛋”远销广州、福州等地大市场。不仅如此,先后荣获全国果品产业博览会和果业扶贫大会产品金奖的“金湘玉”黄桃,将是沅陵县脱贫户巩固脱贫成效的“甜果果”。
坐落在雪峰山与武陵山区之间的怀化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为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来,该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脱贫的强劲动力,切实做好“扶贫”文章,帮助贫困群众增强“造血”功能,农业农村发展硕果累累。
小魔芋 大“魔力”
近日,湖南博嘉魔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魔芋收购点热闹非凡。会同县的脱贫户纷纷来到这里,按照收购合同出售自产的魔芋。“盖新房,娶新娘,小小魔芋来帮忙。”会同县金子岩侗族苗族乡小市村脱贫户谭德平拉着一车魔芋过秤卖掉,高兴地说:“种魔芋让我稳稳地脱贫。”
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实现产业规划、技术培训、种苗供应、产品回收和加工销售“四统一”,形成了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被国家林业局评为“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魔芋是一种健康有益的碱性食品,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近年来很受消费者欢迎。会同是全国闻名的“广木之乡”“楠竹之乡”,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魔芋适生区,然而这里的农民却长期守着“宝贝”过穷日子。
脱贫奔小康,关键在产业。为此,会同县将魔芋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开发项目、扶贫产业开发重点项目,在征地建设、技术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扶持,并按不同的标准对发展魔芋种植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