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新办就“弘扬科学家精神 肩负新时代科技使命”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等4位科学家代表与媒体展开对话。
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组织人才研修是党委联系服务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11月23日,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省科技厅、团省委共同举办的中青年人才专题培训班在省委党校开班,全省国家和省重点人才工程的入选对象55人参加培训。
“我们的工作说是生死一线真不为过,每次走向病人,我都身负压力。但当抢救回了一个病人,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也是非常深刻的。”从医20余载,她对自己和他人说得最多的都是:“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
与病毒赛跑的速度与激情
在重症病房,肖雪飞除了会诊、决断等指导性工作,还有采咽拭子、胸腔穿刺等具体工作。“一层洗手衣,一层防护服,一层N95口罩,一层外科口罩,再加面屏,整个人完全被包裹住,却还得做不少精细化操作。”
保护生命感受爱的“文学心”
“我读书的速度非常快,一本这么厚的书我三个周六就读完了。”肖雪飞用手比划着。她说的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本晦涩难懂的大部头她用了三个周六,蹲坐在新华书店的货架边上便读完了。
让患者康复和家人放心都是责任
“我是肖医生,有些来武汉援助的医生已经撤走了,您不吃东西病就不会好……您这是想把我留在武汉吗?”肖雪飞亲自上前,端起护理团队特别准备的黄澄澄的蒸蛋,轻轻挖起一勺递到张婆婆嘴边。
“老年患者虽然有时候容易犯倔或者想不开,但基本都是由于不理解、不想添麻烦等,所以善意的骗哄或是示弱等比较容易起效。”肖雪飞笑着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每天忙到飞的医生,她家里也有老人,还有小孩,这方面她已“百炼成精”,包括此次战疫。
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近日在江西景德镇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分创新组、创业组、扶贫专项组3个组别,吸引全国共232个项目参与角逐。中人社传媒记者获悉,我省推荐的7个项目在本次比赛中收获一等奖1个(“黄花菜不止于菜”)、二等奖2个(“电路板用高分辨率感光干膜”“无接触式UWB雷达生命体征监测”),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这些获奖项目或源于长期深耕特色农业,或坚持自主科研、积极创新。3位获奖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湖湘儿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拼搏与奋进。
肖智雄:“黄花王子”为家乡代言
2016年,肖智雄在祁东投资建设全国首家黄花菜博物馆,馆名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题写。博物馆通过图、文、声、像等形式,全面展示了黄花菜的历史渊源、药用价值、发展轨迹、名人典故等。“当时很多人觉得这(建博物馆)是闻所未闻的奇事,甚至以为我在说大话,可建成后他们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肖智雄表示,博物馆如今已经成为了祁东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肖志义:“奇迹”源于不轻言放弃
近20年前,时任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龙基到五江集团考察时曾感慨:“你们能在这样的条件下生产出干膜,简直就是奇迹。”2016年,当他再次来到娄底时,话语中满满都是惊叹。“干膜和企业不仅没有消失,而是越做越大。我看到了你们的坚持和成熟,看到了你们的巨大进步,更要为你们点赞!”
傅其祥:创新思维解决生活之困
本次大赛创新组二等奖项目“无接触式UWB雷达生命体征监测”,讲述的就是如何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的故事。作为获奖者,湖南东晟南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傅其祥告诉记者,他希望用创新思维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研发该产品之前的20多年里,傅其祥长期从事雷达探测研究工作,健康领域与雷达探测的有机结合促成了这套监测和预警系统的诞生。经过连续几年试验修改,该系统目前已能够在蒙被、屏住呼吸等一系列实验场景中做到精准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