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93

为湖南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8月17日下午,省委书记杜家毫到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调研。他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加强省院合作,进一步释放溢出效应,为湖南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杜家毫详细了解了该所的研究领域、人才培养、最新科研成果及其应用等情况,对研究所长期以来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

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2020年8月17日,习近平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七大召开

人才要闻

我省组建首批省级职业指导专家团

8月13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职业指导,全面促进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成效,我省组建了省级职业指导专家团,决定聘任谭小成等87位同志为专家团成员,聘期为2年。

 

才涌潇湘

  

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砌筑冠军罗杰 把砌筑做成艺术


近日,首届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在山西大同闭幕,来自全国30个省341名选手参加电工、钳工、砌筑工、家政服务员等8个项目的角逐。湖南中建五局技工学校学生罗杰以87.45的高分获得砌筑项目比赛第一名。

这位冠军有些“小得意”

“如果能够时刻保持干净的墙面,一定能给裁判留下印象分。”于是,他在选材、组砌过程中,便提前反复冲洗了每块砖的表面,堆砌时他的墙面果然格外干净。“不知道最终有没有加分,但至少作品看上去美观了不少。”说到这里,他有些小得意。

享受砌筑艺术的成就感

“满分10分的话,我给自己的作品打8分吧。扣分,比如勾缝那里就还有些不足。”勾缝,这是砌筑比赛中的专业术语,即在清水墙砌完后对砖块之间的缝隙进行修整。罗杰坦言,如果时间充足一点,最上面几层的缝隙他还可以做得更好。

学校是他面对未来的底气

“罗杰有着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特点,每天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训练计划推进,有时遇到难题或者对自己训练效果不满意时,还会给自己‘加餐’,直到满意为止。”向卫中介绍,“按照世赛的打分标准,罗杰的这次比赛表现已经属于上等水平。”

“我们的学长蒋文就是在全国砌筑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后被中建五局录用的,不仅工作好,收入也稳定。我很庆幸生在这个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得知学长蒋文通过比赛被中建五局录用的好消息,罗杰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特别报道

“建中国的北斗,走自己的路”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日前举行,这标志着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

北斗梦圆,举国上下为之欢腾,这一壮举实现的背后,“湖南力量”功不可没。在“北斗”问天的艰苦征程上,国防科技大学北斗科研团队自1995年组建以来,完整经历了北斗一号、二号和三号系统建设全过程,先后突破了以快速捕获与信号接收、卫星抗干扰、系统高精度测量为代表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发展成为北斗系统技术创新引领者,为我国北斗系统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甚至局部领跑作出卓越贡献。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设想,到1994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再到北斗三号系统如今闪耀全球,湖南几代北斗人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走过了北斗系统建设“三步走”的发展历程。

要有中国自己的导航系统

1983年,一个名为“双星快速定位系统”的卫星导航与定位方案在我国被提出。然而,该系统建设的瓶颈——信号快速捕获问题,有关单位攻坚10年也未能突破。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属于国家战略资源,是大国之间较量的“杀手锏”。没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等于把国防拱手送给别人。如果这套系统使用了国外的技术,无异于将高楼大厦建在了别人的地基上。

1995年初春,正在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王飞雪、欧钢、雍少为在出差时无意中得知此事。在深入调研后,他们将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引入卫星信号处理领域,提出了崭新的“运用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破解卫星信号快捕精跟难题”研制方案。经过该校庄钊文教授的细心完善和仔细验证,这套方案得到中科院院士陈芳允的高度肯定。那一年,王飞雪、欧钢、雍少为都只有20多岁。 3个小伙子从北京抱回了1台比较先进的计算机,带着4万元经费开始艰难的攻关历程。由于全数字快捕精跟技术创新难度大、算法复杂,研制任务相当繁重,从理论、关键技术攻关,到样机研制、工程实现和定型、外场实验和正样生产,每一关都是对他们的极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