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7日从湖南省人社厅获悉,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省人社厅、省卫健委、省中医药管理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表彰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的决定》,给予刘志勇等24位同志记大功奖励,给予宋延民等88名同志记功奖励。
要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资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省委、省政府日前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实施方案》,要求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减贫工作,走湖南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前不久,我们毕业班的同学已经返校复学。今年6月,他们将在新校园里毕业。”4月17日,又是何凯忙碌的一天,他最近都在为“湘华”学生复学与新校区建设奔走。当天下午7时许,何凯匆匆“扒”上几口饭,便赶来与记者见面。
职业教育助他走上创业路
“我很感谢当初的选择,是职业教育让我走上创业路,改变了我的人生。”何凯说,每每回忆大学生活,他的内心都充满了对职业教育的感恩,“当时,不少同学因为‘低分’入学而不被家长和社会看好,是老师们的不断鼓励,使大家重拾了信心”。
赴德学习让他立下“北大清华”梦
德国被认为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德国制造’代表着可以信赖的高质量。”何凯说,这次出访德国令他感触很深。“虽然德国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但仍然有一半的中学毕业生不选择上大学,他们热衷于上的是职业学校。这些念职校的孩子并没有被贴上‘差等生’的标签,反而备受尊重。”
感恩情怀使其职教办学健步向前
“我很感谢当年学校帮助过我的老师们,以及在我成长道路上给予我帮助的长辈、朋友们,是他们的宽容、信任和理解,才让我有机会能拥有现在的成绩。”在何凯老家的堂屋里,至今还悬挂着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周强与包括他在内的全省优秀社团干部的合影。正是那段朝气蓬勃的青春岁月,使他始终将感恩情怀融入办学全过程。
去年以来,“湘华”全方位开展助贫扶贫,筛选家庭特别困难的学子,全免学费和伙食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配合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在贫困地区招收免费班,学费实行全免。
本月初,省教育厅发布《关于遴选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的通知》,将通过高水平教学团队示范引领,提升全省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技术创新服务能力,辐射带动全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名师引领、骨干支撑、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在4月17日举行的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余伟良指出,我省正在全力申报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全省职教系统要总结提炼特色亮点工作,积极推荐和宣传职业教育,助力职业教育成为建设新湖南的蓬勃力量,力争将湖南打造成为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地。
择优遴选立项确保建设水平
去年6月,教育部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中明确,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聚焦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和民生紧缺领域专业,分年度、分批次、分专业遴选建设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此次《通知》要求,2020~2022年,遴选建设中、高等职业院校省级专业教学团队各200个,其中2020年各遴选建设100个;遴选建设省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30个,其中中职20个、高职10个,2020年中职遴选建设8个,高职遴选建设4个。遴选的教学团队将对接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湖南20个工业优势新兴产业链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
为突出教学团队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通知》提出将推动国家、省、市、校四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此外,在建设过程中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支持企业深度参与教师能力建设和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建立学校教师与产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