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06

李强同外国专家举行新春座谈会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与获得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交流。来自英国、波兰、马里等国的专家围绕科技创新、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等作了发言。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打造多层级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在海南省三亚市听取海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

人才要闻

沈晓明看望第25批来湘博士服务团成员

日前,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看望第25批来湖南挂职锻炼的博士服务团成员。沈晓明指出,当前全省上下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省委、省政府求贤若渴,热切期盼广大青年才俊参与。

 

才涌潇湘

  

“不怕苦、不畏难、不停歇”的大国工匠柳祥国

 

每天上千次转身,将20斤的锌片用手指剥离下来,码成一垛垛小山,再低头弯腰超过90度,将上千片阴极板装入电解槽内,动作顺滑,步履稳当,一干就持续了30多年,干出了锌电解精炼技术63项创新成果、21项先进操作法,这就是首批“大国工匠”培育计划人选、中国五矿集团首席技师、株洲冶炼集团锌精炼技术专家柳祥国。

不怕苦的白面小伙

这个愿望源于柳祥国的父亲——退伍后在株冶集团铅冶炼厂工作的一名老班长老柳。老柳当得了好军人,炼得了好铅,在任何岗位上都能沉心练就一番好本事,这让柳祥国自幼深谙事在人为的道理。

不畏难的“锤子”班长

力挽狂澜的秘诀是什么?柳祥国说,在管理上,自己有“三把锤子”:一把锤炼思想,一把锤掉陋习,一把锤出自信。通过用好“三把锤子”,他坚持精细化操作、制度管人、标准做事、正向激励等管理巧思,一步步攒起了工人们力争上游的心。

不停歇的首席技师

过硬的技术是衡量好工人的核心标准,也是柳祥国从未忘记的职业要求。从成为冶炼工起,他就养成了思考、记录、比对的习惯,每天在重复简单工序中思考操作过程,并将重点记录在本子上,再抽空做比对实验。

参加工作第2年,他发现通过“改进电解槽的槽杠子”可以稳定阴、阳极,提高锌的产量,于是向厂里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获得了合理化建议一等奖,并在全厂推广应用。

 

 

 

特别报道

“洞”穿天山南北 “路桥湘军”让卡点变通途

横亘于新疆中部的天山,东西绵延2500多公里,阻隔了南北疆的交通与发展。2019年,国家规划建设的新疆乌尉(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开工,工程“咽喉”处是全长22.13公里的天山胜利隧道,为目前世界在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

高寒、缺氧、多风,地质条件复杂……面对恶劣环境,央企在湘子公司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建设者日复一日挥洒汗水、拼搏奋斗。日前,这条超级隧道顺利贯通,天山南北的交通格局从此被改写。

打硬仗 成功穿越10余个断裂带

胜利隧道由进口端和出口端双向对打,其中进口端为第五标段,由中交中南局承建。第五标段全长11公里多长,是胜利隧道施工最难的一段。前期地勘调查显示,隧道施工中面临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高环保要求、高寒、高海拔“五高”挑战。最重要的是时间不等人:如果采用传统的“打眼放炮”施工方法建设隧道,需要约12年才能“钻”出一个洞。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隧道施工创新采用“三洞+四竖井”方式,即在左右2个主洞之间增加1个中导洞,加4个通风竖井。中导洞内,刀盘直径8.4米、近3层楼高的硬岩掘进机(简称“TBM”)担当“开路先锋”,以平均每天10到15米的速度向前方挺进,从而为左右洞开出更多作业面,分段同步施工,实现“长隧短打”。中国交建新疆乌尉公路包五标段项目部总工程师黄登侠介绍,最高峰时左中右3洞有11个工作面同时施工,这样一来工期可缩短20个月。

“这是国内公路隧道建设中首次采用硬岩掘进机,用的是全球首创的新型压注式工法。如何科学应用现代化装备和技术,考验我们的能力和智慧。”中国交建新疆乌尉公路包五标段项目经理王贺起坦言。

为了摸清隧道地质状况,地质勘察人员从2010年来到这里,奋斗了15个年头,采用多种先进技术与设备,探得天山胜利隧道要穿越16个断层破碎带,其中12个位于进口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