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智汇潇湘·青创未来”芙蓉计划湖湘青年英才沙龙暨长沙市望城区“青年人才8条”新政发布活动举行。团省委副书记叶妙,省委组织部人才发展中心主任林亮亮,团省委、长沙市及望城区有关同志和青年人才等共150余人参加。
我看好你们,看好中国的创新人才,也看好我们的创新体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考察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时表示
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控加工分厂编程员兼实操指导员,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湖南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同事心中的“定海神针”
参加工作以来,彭小彦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产品数控加工。在这个以男同志为主力军的车间,她用实力把自己铸成了“定海神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自我设定的“奋斗代码”
彭小彦告诉记者,其实她一开始对这份车间工作挺排斥的,因为上完一天班,经常都是满手油,衣服也常被弄脏。但是,一想到自己是“军工人”,干的是一项伟大事业的时候,彭小彦每每都坚持了下来,而蓝色的工装也成为了她的自豪与骄傲。
再攀高峰的人大代表
从职业院校毕业生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彭小彦的奋斗轨迹展现了女性身上坚韧、独立、自强、自信的美。她始终觉得,自己的技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随着国家“新八级工”制度的出台,打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后,她燃起了向“新八级工”(首席技师)目标攀登的雄心。
彭小彦表示,成为“新八级工”,做“技能大牛”,应该是新时代工人的梦想和追求。在她看来,高技能人才是联结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最后一公里”最关键最核心的劳动要素,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因素。
人才是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刚刚过去的2024年,湘潭市职称评审工作交出了一份喜人答卷:5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在莲城大地上以实干、实力、实绩获评各类专业技术职称,实现“万类霜天竞自由”。
职称制度作为科学评价、用好用活人才的“指挥棒”,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杠杆。近年来,湘潭市持续巩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成果,坚持破旧立新、唯才是举,切实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创造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才、育才、留才。
面向企业 服务经济主战场
位于湘潭经开区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的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一次性电子内窥镜医疗器械和微创外科机器人的研发及生产。公司董事长周震华博士是华芯医疗研发带头人,2024年,从未参加过职称评审的他通过湘潭市人社局推荐直接参加高级职称评审并通过,这让周震华和企业员工直接感受到人才评定“指挥棒”的巨大作用。
“曾经因为缺乏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公司在申报国省科技项目、为技术专家申报学术带头人时屡屡受挫,人才流失危机暗伏。”周震华感慨地说,“这次破格评定不仅解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还释放了专技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畅通的信号,让广大专技人员干事创新热情更足,有利于企业夯实平台建设,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周震华的破格评定是湘潭市职称评审改革服务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湘潭市聚集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动职称评审破“四唯”、立“新标”,瞄准建立与产业发展需求、经济结构相适应职称评审机制目标,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提供精准人才评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