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联组会议,就该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协同发力,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断建功立业。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在湖北考察
韩艳,深耕桥梁领域抗风研究十余载,带领科研团队刻苦攻关、不懈钻研,解决数项关键难题,为大跨度桥梁的风振控制提供可靠依据;并以责任心与奉献心带领团队,以教育情怀、人格魅力滋养着下一代科研人才。
从0到1,开拓桥梁抗风之旅
2008年,韩艳博士毕业加入了长沙理工大学。当时,该校的抗风研究领域尚待建设。迷茫中,一位老教授用自己的科研经历点醒了她。“虽然学校没有抗风研究这个方向,但是只要认真踏实做,你可以让 0 变成1的。”带着这句如有魔力般的勉励,韩艳踏上了十余年如一日的抗风研究与建设之旅。
桃李满园,用真心点亮育人之魂
作为导师,韩艳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科研能力,也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曾经,她的一位博士研究生论文投稿接连4次被拒,信心陷入低谷,细心的韩艳察觉到了学生的情绪波动。“没关系,付出终会有回报的。送你一句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要着急,沉下心来,你一定能行。”韩艳精心编发信息予以鼓励,还整理分享了数个与其研究相关的讲稿和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2022年,郴州市政府与深圳人才集团合作组建郴州人才集团,创新应用市场化平台搭建人才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对接桥梁,运营以来累计营收4.32亿元,为该市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1600余人,为企业引才3300余人,有力推动人才工作理念、机制、方式迭代升级,汇聚市场新动能,激发人才工作新活力。
日前,《中国人才》杂志刊发文章宣传推介郴州人才工作。文章聚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从三个方面集中展现该市依托人才集团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和经验成效。
现代化组建 链接粤港澳大湾区资源
郴州是湖南向南开放的“桥头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与深圳合作组建人才集团,可以通过“联大靠强”“借资借力”,学习湾区经验,对接湾区资源,助力郴州发展。
“郴州80%以上的招商产业项目来自大湾区,80%以上的外地游客来自大湾区,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给大湾区,8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大湾区。”谈及郴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关系,郴州市委书记吴巨培用一组数据进行阐释。
共享人才数据资源。借助母公司深圳人才集团旗下的千里马国际猎头有限公司等资源,共享深圳方面全球高层次人才数据库,为郴州市重点产业企业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猎聘服务,成功为郴州新能源集团、自贸投集团等重点企业猎聘高管10人。
学习湾区先进理念。2022年以来,郴州市坚持每年开展“百名年轻干部大湾区沉浸式培训”,已分批选派196名年轻干部到深圳、佛山重点企业开展为期3个月的驻企沉浸式培训,选派9名科级干部赴佛山市发改局、科技局、高新区等部门单位挂职锻炼。培训期间,学员拓宽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提升了能力、转变了作风,还主动对外宣传推介郴州,先后带湾区企业来郴州考察40多批次,签约投资金额14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