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要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8月22日,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近日,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暑期研讨班开班式在省委党校举行。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李殿勋出席并以“当代中国的创新驱动”为题作专题报告。
8月26日,省委书记沈晓明来到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调研高校文博人才培养工作。
他强调,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促进高校和博物院馆优势资源整合,更好推动文博人才培养和博物院馆建设,为湖南文博事业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今年4月17日,他还前往湖南博物院调研了文博数字化工作,并强调要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打造“最亮眼的数字博物馆”,推动湖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省委书记,如此密集、专项关注文博事业发展,这在全国都属少见。适逢“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五十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之际,记者也留意到,湖南近年已对文博事业发展下了不少人才“先手棋”“长远棋”。
由馆改院,激发文博人才创新活力
2022年7月30日,湖南省博物馆召开“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五十周年”系列活动新闻通气会,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志杰宣读湘编办函,宣布湖南省博物馆正式更名为湖南博物院。同步,湖南省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迅速更改了名称。
博物馆为何更名博物院?湖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段晓明将其定义为从展览型博物馆到研究型博物院的跨越。他介绍,实现从馆到院的跨越,背后是来自社会各界的肯定与期待,湖南博物院将更加重视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重点打造一个研究型博物院,“我们将在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展示、阐释与利用,展现其中的力量”。
事实上,湖南博物院的研究型博物馆建设起步更早。2020年,省科技厅明确将湖南博物馆纳入科研事业单位序列,科研业务接受省科技厅指导,成为全国省级博物馆中为数不多的案例。2021年,湖南博物馆获批立项建设“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申报成为“湖南省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制度是最好的导向。2020年以来,湖南博物馆在充分研究适用于科研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创新的现行政策、法规、文件基础上,制定了6个科研管理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规范、优化、完善,彰显建设研究型博物院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