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85

2025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开始申报

近日,2025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始申报,9月27日16时截止。2025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施了系列改革举措,欢迎省内广大科研人员提出符合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导向的高质量项目申请——

新的奥运备战周期已经开始。希望大家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提高训练和比赛水平,扬长补短,加快人才培养,高质量做好备战工作。

——2023年8月20日,习近平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

人才要闻

湖南表彰44名优秀医务工作者

8月19日,我省庆祝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活动大会在长沙举行。4名医师获“湖南省白求恩奖”,40名医师获2024年湖南“最美医生”称号。

 

才涌潇湘

  

以光召之名为科学研究培育和奖掖人才——湖南传承周光召院士科学精神纪略

 

 

8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专门撰文缅怀,称其是“心中永远的大先生”。周光召为中国的理论物理学家,但他的学术影响超越了国界;他是中国科学院院长,但他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超越了院界;他是位自然科学家,但他的理念、精神和人格力量超越了科学技术范畴!

湖南光召科技奖蕴育18位院士

当年,湖南光召科学技术基金会正式注册成立,设立的“湖南光召科技奖”已经成为我省综合性权威性科技人物奖励。其每2年评选1次,奖励我省范围内为湖南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由省政府颁发奖励决定并予以表彰。

“周光召班”学子沐光茁壮成长

“周光召班”每年面向湖师大物理学专业新生选拔30人,着力于探索全新培养模式,为有志于从事物理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学生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合适的培养。学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唐东升介绍,“周光召班”采取物理大类培养模式,重视基础,不设具体学科方向。在强化数理基础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支持和指导本科生进行个性化科研训练。

珍贵功勋章点亮学子成长道路

“我还记得入学时,老师带着我们在校史馆参观‘两弹一星’勋章,我感觉十分振奋,心想要以周院士为榜样。”张敏是宁乡一中的学生,毕业后又回到母校成为一名历史教师,并将周光召的故事融入思政课堂、班会活动等,“‘两弹一星’精神是一中学子的入校第一课,也是人生终身必修课”。

在一次“为什么要读书”主题班会讨论中,学生蔡胜男发言:“周光召院士将勋章捐献给学校,是对我们极大的勉励。我们读书也不能只为自己,至少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哪怕一丁点的贡献,才算实现了自我价值。”

 

 

 

特别报道

建好先进陶瓷现代产业学院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走深走实

近年来,立足传统产业优势,站上新兴行业“风口”,娄底(新化)先进陶瓷产业搅动市场风云。作为全国电子陶瓷之乡,新化电子陶瓷产业园是我省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集中区,于2022年获批为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先进陶瓷产业链成为娄底市十大重点产业链之一。

产业发展带动人才培养、科研支持、产品研发等需求不断提升,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需求变得愈发迫切。2021年以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新化县人民政府联合创办的先进陶瓷现代产业学院持续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企业孵化、产业智库等支持,趟出了一条“教学课堂直通企业车间、科研力量直通生产一线、人才培养直通产业发展需求最前沿”的特色发展之路。

让学生把毕业论文写在生产线上

新化特种陶瓷始创于1969年。2022年,娄底(新化)先进陶瓷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50余年筚路蓝缕,企业规模效益较低、技术人才奇缺、创新能力不足、产教融合不深等问题逐渐显现,娄底(新化)先进陶瓷产业急需突破瓶颈。

恰逢其时,先进陶瓷现代产业学院应运而生。学院围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立项“校政企共同体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等省级教改项目6项。本着服务地方先进陶瓷产业的战略目标,与新化楚怡工业学校联合办学,培养中职、专科、本科等多层次专业人才;采用“3+1”或“2+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课程资源,探索“定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导师制”毕业综合实践模式,构建适需匹配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

“先进陶瓷现代产业学院为我们提供了人才和科研支撑。”新化县鑫星电子陶瓷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曹建辉介绍,学院每年向企业输送本科实习生,经过全生产流程培养和锻炼后根据个人特点确定岗位,成为发展所需的人才“后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