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硕士毕业的五华柚(化名)是一名文眉师,她从清华美院服装设计硕士毕业后曾考到深圳教师编,之后又在互联网大厂工作过,后来干起了文眉工作。然而,即使她靠文眉月入三四万元,母亲依然不接受,认为“这件事不够体面”。这是近日引发热议的一则网上新闻。五华柚的经历不仅打破了大众对高学历人才职业路径的固有想象,也将“职业体面”这一话题推至舆论前台。
在很多人的思维当中,名牌大学生就应当挣大钱、工作体面,才显得有面子,才显得人尽其才。这些想法在从前大学生非常稀缺的年代,或许有一定道理。
随着高校走向大众化,社会对人才的认识已今非昔比,就算是研究生,随着每年扩招数量的增大,也不见得有多稀缺。在国外,博士开出租车亦不足为奇,毕业即失业更不是什么新鲜事呢。
究竟什么是体面的工作?以五华柚为代表的当下年轻人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如今“体面”的界定已经不再只是局限于表面的荣誉和地位,年轻一代的价值观正在逐渐变化,他们更注重个人兴趣和热情,更看重工作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年轻人看中的不仅仅是蓝领工作的高收入,更重要的是自由、灵活,以及依靠自身技能赚取生活费的满足感。
事实上,我们该认识到“体面就业”不是“面子就业”,首先需要摒弃“面子”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先升值再升职。今天的大学生已不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赶上了产业升级转型,而这个转型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毕业就进机关,或成为办公室“白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随着企业升级,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强,不少大学生要从车间、从工地干起,从“蓝领”一步步变成“白领”、“金领”。
这种对“体面”工作的重新解读和诠释,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既反映出年轻一代对于个人追求和价值取向的转变,也不失为是一种更为理性和人文的生活态度。
工作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不用去追求职场的“体面”,只要是适合自己,能创造出价值的工作,就是自己的“面子”。
只有当社会适应和接受多元化的就业形式,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社会才能真正地发展和进步。未来,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的年轻人发挥自身优势,在各行各业展现他们的才华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