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06 10:21:04作者:喻媛
两个板块,四个子项目,规定三个小时比赛时间,他90分钟就完成了,最终以全满分的成绩一举夺得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控制赛项金牌。“可能命(名)里有金吧。”90后小伙儿金灵在夺冠后谦逊地笑笑,转头又接着干。
他不仅是名字里有“金”,更是身上有劲儿。
专啃硬骨头的钻劲儿
“累?只要能学会,累都无所谓!”2016年金灵考入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卷烟厂以来,一直工作在车间第一线,哪里有问题,他就往哪钻。2019年底,厂里实行异地搬迁,在搬迁的过程中,新设备和新技术让厂里的工人们头晕眼花。当时正值疫情,一些意大利进口机器如切丝机、松散回潮设备的厂家工作人员都无法赶来,再加上是新安装调试的设备,有些突发状况如切丝机切刀步进电机参数设置等问题,厂家自己都没有遇到过......“每个字都认识,就是看不懂在讲什么。”技术封锁和语言关卡成了压在设备安装调试面前的两座大山。
面对一系列新问题,工厂决定成立一支创新团队,金灵二话没说便加入了其中:“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在心中暗自较劲。在之后半年的时间里,他把工厂当成了自己的家,对现场的每一个故障都“刨根问底”,有时凌晨三四点,还在车间处理问题。通过夜以继日地一边翻译技术资料,一边总结摸索方法,终于在反复试错中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还对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形成了一套专业的流程与体系,不但治了“标”,更谋了“本”。
敢挑重担子的闯劲儿
“一直以来,我都特别崇拜技能大师,成为一名行业工匠是我的理想。”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研究电器的金灵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放“人类的双手”,如今他已成长为常德卷烟厂里最年轻的“老师傅”。
2021年,他参与“降低烟叶损耗”项目,深入车间与现场操作工“结对子”开展跟踪调研,同时通过涉猎多方面专业领域知识,结合工厂实际情况,提出“智能单机+流程优化+精细化生产管理”策略,在现有设备与控制系统上,进行程序优化和升级,有效降低了料尾烟叶残留,实现热风润叶及加料工序每次清洗筒壁粘附物由21kg下降至8kg,平均每天节省原材料1100kg以上。
在“分片机翻版划伤皮带问题改进”项目中,由于刀片经常超限位划伤底部皮带,给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有同事提出把刀片锯短,牺牲分片,以解燃眉之急,金灵极力反对:“这只能解决眼前的困难,以后还会出问题!”他通过查图纸、看程序,对翻板底部进行改造,增加了一套限位保护装置,给翻板穿上了一层“防护服”。同时,他还编写了一套停机保护程序,时刻监视着翻板的工作状态。通过观察、分析翻板的工作流程,优化了翻板的报警延时时间,使得年均划伤皮带次数由十余次降低为0。这不仅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维修费用,还减少了因维修而停机的生产工时成本,为工厂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像这样的创新课题,金灵前后参与了10多项,用看得见的行动为企业的生产提质降耗,助力现代工厂转型。
争做排头兵的拼劲儿
“公司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拼!”在同事们眼里,金灵拼的不仅仅是技术和经验,更是他身上那股不服输、必须赢的劲儿。
“拿冠军是在你意料之中的吗?”“说实话,我自己也不清楚,我管不了别人,那就自己狠狠练,至于结果如何,纯看命了。”早出晚归、废寝忘食、分秒必争...这是金灵在准备湖南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期间的常态。每天8点不到,他第一个来到赛场练习,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半以后才离开,等回到宾馆躺在床上时脑海里还在不断复盘,哪些动作可以再快些?效率可以更高些?对于金灵来说,硬件装配这个项目比较困扰他,这是一个精细活,需要做到全神贯注,时刻注意设备的兼容性和安全性,一旦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要全盘推倒重来;这还是一个体力活,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安装器件、整理线缆,手脑并用,金灵表示自身的体力没法支撑他连续不断地练习这个项目,所以他根据项目的重难点,结合自己的习惯和特点做了一张规划表,将每天练什么、何时练、怎么练安排得明明白白。
按下“归零”键,重新再出发。时隔1年,金灵又一次在公司第三届电气技术职业竞赛中摘得“制丝动力西门子”组桂冠,排故比赛是电气技能竞赛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项目,金灵只用了27分30秒,第一个完成了比赛。比赛前,工会干事见他只带了平时训练的背包,连忙上前关心他:“你带换洗的衣服了吗?”金灵将背包翻了个遍,除了厚厚的复习资料和考试工具等一个不落,就是忘了带衣服,原来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细节控”,在生活中也是个大马虎。
如今,金灵先后获评“湖南中烟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技术能手”、“常德工匠”等荣誉称号,成长为常德卷烟厂新生代的技术尖兵,他的梦想不再只是儿时的幻想,而是照进了现实。说到下一步规划时,他坦诚地说:“行胜于言,我只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好。”在未来,他将继续带着骨子里对电气的热爱劲儿,步履不停。
来源:中人社传媒
编辑:喻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