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人社

打开
湖湘工匠故事 | 爱琢磨的“机械特工”符国强

时间:2024-12-04 15:28:20作者:龚颖

人物素描:常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金工车间加工中心高级技师,全国烟草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五届湖南省技能大师获得者,享受湖南省特殊津贴。

0.0075mm,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10,若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这是机械加工能达到的精度。

这些常人肉眼难见的误差,经符国强之手,不仅能很快“把脉”问题的根源,常常还能给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符国强究竟有什么绝活儿?让我们走进常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金工车间加工一探究竟。

“我们研制的第一代双烟道超高速卷接设备,速度达到16000支/分钟。”符国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

惊人的速度、超高的效率,离不开一个个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零件的“咬合”协作。它们为烟草事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而符国强就是在这些零件上精雕细镂的“雕刻师”。

1994年8月,刚从学校毕业的符国强进入常德烟机公司,面对庞大的设备、复杂的加工程序,一无所知的他凭借迎难而上的顽强毅力,一口一口把困难“啃下来”。

早年很多零件加工没有设计专用工装,不仅效率低,而且废品率高。这些问题,符国强看在眼里,一边跟着师傅苦学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一边琢磨如何能够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2004年,符国强担任车间班组长,带头攻关负责项目,这给他放开膀子创新实践带来了好机会。

白天学、晚上钻,还常常独自泡在车间学习数控和编程,就这样,2005年,一款用半轴零件加工的工装终于正式投入生产,原来得30分钟手工操作,改进后不到3分钟即可完成,不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加工精度远远超过预期,达到了0.0075mm的要求。

“零件刀具在符国强的手里,他就忍不住想“动一动”。数百件刀具,只要是符国强曾使用过,他就能凭借经验判断出刀具的型号,以及钻头部分是否有磨损,是否能够继续使用,从而避免废品的产生。他对这些精密的机械零件近乎痴迷,有同事们称他为机械加工的“特工”。

2012年,公司引进了最先进的柔性生产线,新设备由于对关键零件要求高,很难达到批量加工合格的要求,一度给设备的市场推广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了尽早解决这个加工难题,符国强又开始了长达数个月的琢磨,首先优化零件的装夹方法,通过减少装夹次数,在第一批5件的加工中,将零件的加工周期缩短到了一个多月。之后,他又对工装进行了改进,定制特殊刀具,并将零件的加工工艺优化,通过反复的试验,在第二批5件的加工中,零件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如今,从毛坯件到成品,不仅有专门的物料自动搬运系统,在连续运转的情况下还可实现多品种的加工。符国强介绍:“我只需设置好加工程序,接下来的2天只要实时监控设备运转情况就行了。”而此前,加工这样一个零件,需要花上一个礼拜。

在符国强身上,这样的改进创新不胜枚举,这些年来,他的创新多达三十多个,多次获得中烟机械集团和常德烟机公司活动和质量改进的特等奖和一等奖,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符国强的车间工位上,复杂的工装零件如立军姿般整齐地依次排开,摸上去光滑平整,徒弟们称,师傅做出来的零件就是与常人不一般,它“漂亮”。

符国强常说“我做出来的零件就代表我。”多年来,符国强以高超的技术、缜密的思维,积极创新,勇于探索,攻克了一个有一个加工技术难题,铸造了一批又一批精品。

在带徒弟上,符国强也并没有循规蹈矩,他按照每个徒弟的特点因材施教,量身定制培养方式,并将20多年来加工中心操作一线的宝贵经历倾囊相授,无私地与同事们分享。

“我认为,匠心是爱岗敬业、不遗余力、精益求精、使命传承,此外,还有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符国强说,“如果说我有什么绝活儿,那就是比别人多想一点,多做一些,我相信没有做不好的事,除非你并不想做好。”

来源:中人社传媒
编辑:周纯

    打开兴人社,参与评论
    相关新闻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