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人社

打开
疫情再袭 小龙虾还是今夏“餐桌顶流”吗?

时间:2021-08-19 18:30:59

每年夏季,小龙虾可以说是长沙乃至湖南人餐桌上当之无愧的“顶流”。长沙街头的龙虾馆都会推出各种口味的小龙虾,满足广大食客需求。

7月28日,张家界报告疫情后,我省疾控中心第一时间激活新冠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把新冠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面对疫情的再袭,长沙人民也自觉配合做好疫情防控。

疫情发生后的几天内,记者在黄兴步行街周边探访发现人流量少了很多。曾经一到饭点就满座的一家家人气龙虾馆变得门可罗雀。疫情再袭,小龙虾还是今夏“餐桌顶流”吗?

龙虾馆:线下吃虾限流

养殖户:虾子价格波动

疫情发生后几天,记者在长沙文和友海信广场店看到,相比以往排队等位到几千桌的“盛况”不同,如今进店吃饭的食客不多,而且店内的防疫措施也实施得较为严格:进店前配合店员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必须佩戴好口罩,经过测量体温、用免洗消毒液消毒并进行实名登记等步骤后方可入内用餐。

“我们应对疫情设置了应急预案,店内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需要进行核酸检测,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对食客负责。”该店相关负责人说,受疫情影响,线下吃虾限制了人流量,但是防疫措施不能少。

相关媒体曾报道,2020年,长沙单城消费小龙虾总量达到3万吨,由于对小龙虾钟爱有加,还被戏称“长沙人民一年吃掉小龙虾数量堪比一座岳麓山”。每年保障大量小龙虾供应,这离不开小龙虾产业链上的重要从业者——养殖户,而疫情的再袭,对这部分人有何影响?

廖本元是衡阳的一位小龙虾养殖户,夏季作为小龙虾的销售旺季,他的虾通过不同的批发商流入衡阳市和长沙等地的餐馆中,但7月底的疫情使很多餐馆都“门庭冷落”,批发商从他这里收虾也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这大大影响了他的收入。

“中等个头人小龙虾平时一般可以卖到十六七元左右,但由于疫情影响,小龙虾降价了,疫情严重的那几天,只能卖到6块钱一斤。” 廖本元说,7月底以来的疫情期正值湖南连日的高温,小龙虾没有及时卖出去在虾塘里累积得太多,很多虾都死掉了,平均一亩的损失就在五六百元左右。“高温时期,销量不好就意味着虾要放在虾塘里养殖的时间会越长,也就意味着虾子存活率低的风险越大。气温太高,虾子数量太多,很容易引发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中毒。”廖本元无奈地说,虾子销路不好的时候,养殖户往往还需花更多时间和经济成本对虾塘进行管理。

线上“顶流”

“宅家族”为小龙虾在线“打榜”

疫情期间,虾价有所波动,线下吃虾也限流,但小龙虾或通过外卖等线上平台继续稳坐“顶流”之位。美团外卖方面显示,即使受到疫情影响,小龙虾依然成为外卖夜宵最热销的餐品之一,小龙虾的外卖菜品突破48000种。口味上,麻辣、香辣、蒜蓉等口味是消费者的最爱。

为了缓解疫情对线下销售的影响,很多虾店将近期销售重心都放在线上,如文和友在公众号上倾向于宣传外卖到家的吃虾攻略,线上下单成为疫情期间的主要消费方式。各大商家也开发了不同种类的小龙虾外卖品类,做足了线上销售“功课”。

“目前店内每天外卖订单占比70%,堂食订单30%。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在线上下单,我们也将外卖页面进行了完善,并添加了几个新口味的虾。”长沙市新开铺路上一家夜宵大排档的老板何锋说,疫情让“堂食”渐冷,但是大家宅在家却并未消退对美食的热情。

“我们也一直在推出新品种,让线上销量更好。”何锋坦言,疫情让大家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宅家族”为小龙虾在线“打榜”。而随着小龙虾外卖订单的增长,也促进了包括他在内的商家倾向于对小龙虾外卖品类上着力推陈出新,这也让餐饮业在疫情期间有了更多的缓冲机会。

“我和爱人都是老师,暑假期间本身想去旅游,疫情来袭后,我们便选择宅在家里。而这波疫情正好碰到奥运会的举办,我们会选择在看奥运的时候点上几份小龙虾和啤酒。”长沙市民聂先生表示,天心区赤岭路街道乾城嘉园自7月31日起近半个月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地区,他所居住的小区离此处并不远,为了配合管控,他和家人都较少出门,点一份小龙虾成为一家人夜宵时间的标配。

未来:小龙虾产业将适应疫情常态化发展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约为3448.46亿元。小龙虾市场的火爆形成了完整的小龙虾产业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比起2020年初的疫情,小龙虾产业链上的从业者们面对今年的疫情已经更加从容,小龙虾产业也将适应疫情常态化发展。

在养殖端,廖本元介绍,为了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很多养殖户已经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平台等销售龙虾。“很多养殖基地也在尝试加强线上销售,通过互联网等平台将小龙虾产品直销到全国各地。”廖本元说,作为养殖户,这两年他除了认真养虾外,每天学习直播有关知识也成为他闲暇时间里的重中之重。

于电商平台来说,在帮助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小龙虾销售到全国各地的同时,它们也获得了颇为可观的销售量。京东数据显示,虾类产品在5月份销量超过140万件,环比增长了24%;销售额超过1亿元,环比增长了21%。其中,小龙虾产品的涨势喜人,线上龙虾品牌营业额疯狂增长,出现多个以小龙虾为主打的品牌。

坐在家中便可品尝到来自长沙、武汉等地的小龙虾,已成为疫情期间的网红话术,这一景象的出现,除依托于电商平台外,也源自各商家小龙虾加工技术上的日益成熟。很多线下小龙虾餐厅加入了制作好半成品小龙虾然后在互联网渠道进行售卖的队伍。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半成品小龙虾制品技术的越发成熟,疫情对小龙虾行业的影响也将逐渐降低。此外,疫情也加速了小龙虾产业衍生出越来越多以小龙虾为原材料的多样化产品,如小龙虾火锅、小龙虾粽子等,这从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小龙虾销售量,为丰富小龙虾产业链提供了可能性。

来源:中人社传媒
编辑:林零

    打开兴人社,参与评论
    相关新闻
    打开